[发明专利]铁路轨道轨枕自动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9086.9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军;刘正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典华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00 | 分类号: | E01B3/00;B41J2/3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车 轨枕 伸缩杆 自动识别系统 判断依据 塑料网板 铁路轨道 涡旋弹簧 墨粉纸 磁铁 伸缩杆顶部 传统使用 感应结构 机械结构 金属触片 开关本体 外界环境 自动识别 车轮轴 垂直板 放电针 上端面 下端面 滑板 道钉 基板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铁路轨道轨枕自动识别系统,包括轨道车本体、墨粉纸盘、放电针本体、开关本体和伸缩杆,所述轨道车本体下端面安装有车轮轴,所述垂直板上固定有塑料网板和基板,且塑料网板上端面安装有墨粉纸盘,所述滑板上固定有金属触片和第一磁铁,所述轨道车本体上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边侧固定有涡旋弹簧,并且涡旋弹簧与轨道车本体相互连接,同时伸缩杆顶部固定有第二磁铁。该铁路轨道轨枕自动识别系统,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利用机械结构,对轨枕的位置进行自动识别记录,较传统使用感应结构,不再使用道钉作为判断依据,以轨枕本身作为判断依据,不仅识别精度更高,而且不易损坏,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养护技术领域,具体为铁路轨道轨枕自动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养护是一种对路基、轨道等进行的维修和保养作业,为了保证列车按规定速度安全运行,一切设备都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但是在使用中,各种设备往往由于列车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永久变形、老化和破损,或由于运输条件的提高而引起变形和损坏,或由于新建铁路的质量有缺陷而通车后相继暴露出各种病害,都必须进行养护。
随着铁路养护的不断进行,对铁路线路的养护过程中,常使用感应式识别装置,对铁路的轨枕的位置进行识别和确定,以调整养护维修机械,令机械不会碰撞轨枕,在现有的轨枕自动识别装置使用时发现了下述问题:
1.现有的自动识别的感应目标为金属道钉,而道钉本身在列车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变形、偏移、凸起或者被遮挡,导致自动识别的精度不高,常对轨枕的位置进行错误定位或者漏定位;
2.为了保证识别的精度,现有的自动识别装置的感应结构均距离轨枕和道钉较近,在轨枕上存在异物或者道钉松动凸起的情况下,感应结构易碰撞受损,导致整个识别装置无法使用。
所以需要根据上述问题设计铁路轨道轨枕自动识别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铁路轨道轨枕自动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自动识别的精度不高,感应结构易碰撞受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铁路轨道轨枕自动识别系统,包括轨道车本体、墨粉纸盘、放电针本体、开关本体和伸缩杆,所述轨道车本体下端面安装有车轮轴,且车轮轴上固定有从动齿轮,并且从动齿轮顶部与主动齿轮底部相互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上,且驱动电机固定在轨道车本体上,并且驱动电机与蓄电池相互连接,同时蓄电池固定在轨道车本体上端面,所述主动齿轮的顶端与功能齿轮底端相互连接,且功能齿轮固定在安装轴上,并且安装轴安装在垂直板上,同时垂直板固定在轨道车本体上端面,所述功能齿轮与传递齿轮相互连接,且传递齿轮安装在垂直板上,所述安装轴末端与卷绕筒相互连接,且卷绕筒上固定有记录纸条,并且记录纸条与张紧柱贴合,同时张紧柱固定在垂直板上,所述垂直板上固定有塑料网板和基板,且塑料网板上端面安装有墨粉纸盘,并且基板下端面安装有放电针本体、干电池组、开关本体和滑板,所述滑板上固定有金属触片和第一磁铁,所述轨道车本体上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边侧固定有涡旋弹簧,并且涡旋弹簧与轨道车本体相互连接,同时伸缩杆顶部固定有第二磁铁。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功能齿轮的直径相等,且功能齿轮关于传递齿轮对称分布,并且功能齿轮与安装轴为焊接连接,同时安装轴与卷绕筒边侧筒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记录纸条在2个关于传递齿轮对称分布的卷绕筒上呈相反反向卷绕,且记录纸条位于表面光滑的高速钢材质的张紧柱顶部的部分与塑料网板为平行分布,并且塑料网板上密集开设有直径大于1cm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放电针本体、干电池组和开关本体通过电线构成串联电性连接结构,且放电针本体位于墨粉纸盘中心所在垂面上。
优选的,所述滑板通过基板下端面开设的条状凹槽与基板构成滑动连接结构,且滑板与金属触片和第一磁铁均为粘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典华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典华测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9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