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同轴面接触活齿精密减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9121.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1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虎;胡自昂;张帆;周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3;F16H57/08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齿圈 减速器 活齿 中心齿轮 激波器 偏心盘 曲柄轴 输出盘 低速转动 行星齿轮 大速比 固联 壳体 同轴 啮合 行星齿轮啮合 精密减速器 承载能力 高速转动 壳体固定 周向均布 轴向移动 输出 高承载 面接触 自转 偏置 同向 转动 驱动 | ||
1.一种多级同轴面接触活齿精密减速器,由高速输入构件、低速输出构件和壳体(1)组成,所述高速输入构件包括输入轴(8)、与输入轴(8)固联的中心齿轮(9)、三个周向均布的行星齿轮(7)和分别三个行星齿轮(7)固联的曲柄轴(5),三个曲柄轴(5)上套装有一个偏心盘(12)和激波器(3);所述低速输出构件由活齿(17),面齿圈(20)和输出盘(14)组成;所述输入轴(8)、中心齿轮(9)、激波器(3)、壳体(1)、面齿圈(20)和输出盘(14)为同轴设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速输入构件为一个行星轮系,所述低速输出构件为一个活齿减速装置;所述高速输入构件和所述低速输出构件共同组成一个K-H-V型周转轮系;
所述输入轴(8)承接高速输入运动,三个周向均布的行星齿轮(7)与中心齿轮(9)同时啮合,三个曲柄轴(5)的曲拐方向一致、并位于所述偏心盘(12)上的三个周向均布的阶梯孔内,所述偏心盘(12)放置于所述激波器(3)上;
所述壳体(1)上设有N个导向槽(21),所述激波器(3)的下端有周向布置的面凸轮,有N个活齿(17)均布在面凸轮上,每个活齿(17)分别安装在壳体(1)的一个导向槽(21)内,每个活齿(17)均可沿所在的导向槽(21)上下移动,所述活齿(17)的下端与所述面齿圈(20)啮合,所述面齿圈(20)的齿盘上包括有2N+2个相同的齿(201),所述面齿圈(20)与所述输出盘(14)固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同轴面接触活齿精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齿圈(20)齿盘上的齿(201)周向均布在面齿圈(20)端面上,所述齿(201)的工作曲线形状包括对称的、旋向相反的圆柱螺旋线(204),为避免顶切,两段圆柱螺旋线(204)之间过度曲线连接;
所述活齿(17)的齿形与所述面齿圈(20)齿盘上齿(201)的齿形相同;所述激波器(3)的面凸轮理论廓线由两段上升工作曲线、两段下降工作曲线和四段过渡曲线依次连接而成,其中上升工作曲线和下降工作曲线为与面齿圈(20)的齿廓升程相等的导程更小的圆柱螺旋线,每段过渡曲线与前后两段工作曲线相切,该过渡曲线的任意一点均有导数,该过渡曲线的作用是使活齿(17)的上下移动平滑过渡,防止出现冲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同轴活齿面接触精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齿(17)与面凸轮接触,相位的不同,同一时刻,每个活齿(17)的高低位置存在差异,所述活齿(17)与所述导向槽(21)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活齿(17)可以沿所述导向槽(21)上下移动,用于实现轴向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同轴活齿面接触精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齿(17)与所述导向槽(21)的侧面接触面上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接触平面,用于实现周向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多级同轴面接触活齿精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齿圈(20)与所述壳体(1)之间、所述输出盘(14)与所述壳体(1)均是有油封(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多级同轴面接触活齿精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轴(5)上在位于偏心盘轴承(6)与曲柄轴轴承(4)之间设有轴套(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同轴面接触活齿精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波器(3)的自转是通过偏心盘(12)的公转驱动的,所述偏心盘(12)的公转受到曲柄轴(5)的驱动,偏心盘(12)的作用是连接高速级的行星轮系和低速级的活齿减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同轴活齿面接触精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齿圈(20)齿盘上的齿(201)、所述活齿(17)和所述激波器(3)的面凸轮的廓线均采用如下圆柱螺旋线,
圆柱螺旋线的参数方程如下:
公式中,r为活齿(17)或面齿圈(20)上某点相对面齿圈(20)中心轴线的距离,h为圆柱螺旋线旋转一周上升的高度,称为螺距,θ是相对初始点该点转过的角度,x,y,z是该点的坐标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91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