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辅助外延生长BiFeO3-δ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9134.4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5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锋;刘芬;季凤岐;林延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6/00 | 分类号: | C23C2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辅助 外延 生长 bifeo base sub | ||
1.一种高分子辅助外延生长BiFeO3-δ半导性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铋盐、铁盐、调节剂和混合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前驱体溶液;
(2)在SrTiO3或Nb:SrTiO3衬底上涂覆前驱体溶液,采用旋涂法制备单层薄膜,甩膜时的温度为60-80℃,甩膜时的湿度为11-20%;
(3)将上一步涂覆单层薄膜后的SrTiO3或Nb:SrTiO3衬底在250-300 oC下热处理5-10分钟,然后在石英管式炉中进行退火,退火程序为:保持炉内的N2流量为0.1-1 L/min,先从室温以1-5℃/min的速率升至350-480℃,保温30-60min,再以10-40℃/min的速率升至510-680℃,保温30-60min,待炉温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衬底取出;
(4)重复上述步骤(2)和(3),直至最终薄膜厚度满足要求,得BiFeO3-δ半导性薄膜,也可以称之为BiFeO3-δ铁电半导体薄膜或半导性铁电BiFeO3-δ薄膜;
所述调节剂为聚乙二醇20000、聚乙二醇400和柠檬酸的混合物,铁酸铋、聚乙二醇20000、聚乙二醇400、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0.005-0.015%:0.005-0.015%: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BiFeO3-δ半导性薄膜的总厚度为80~110 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制备第一层薄膜时,以6000-7000rpm的速度甩膜,甩膜时间为1.5-2分钟;制备第2-3层膜时,以4000-5000rpm的速度甩膜,甩膜时间为0.5-1分钟;制备其他层薄膜时,以5000-6000rpm的速度甩膜,甩膜时间为1-2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制备第一层薄膜时,先将SrTiO3衬底在650-750℃下进行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将上一步涂覆单层薄膜后的SrTiO3或Nb:SrTiO3衬底在280 oC下热处理5分钟,然后在石英管式炉中进行退火,退火程序为:保持炉内的N2流量为0.6L/min,先从室温以5℃/min的速率升至450℃,保温30min,再以40℃/min的速率升至650℃,保温30min,待炉温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衬底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铋盐为硝酸铋,所述铁盐为硝酸铁;铁盐与铋盐的摩尔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前驱体溶液中BiFeO3浓度为0.2 mol/L ~0.3mol/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前驱体溶液中BiFeO3浓度为0.24 mol/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混合溶剂为冰乙酸、乙二醇和乙二醇甲醚的混合物,其中铋盐与冰乙酸的摩尔比为1:5-8,乙二醇和乙二醇甲醚的体积比为1:1,乙二醇和乙二醇甲醚的用量使前驱体溶液具有所要求的浓度。
10.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辅助外延生长BiFeO3-δ半导性薄膜的方法制得的BiFeO3-δ半导性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91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