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燃料后处理中溶液贮罐的临界安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9165.X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9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龙;易璇;邵增;霍小东;杨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22 | 分类号: | G21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周敏毅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燃料 处理 溶液 临界 安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核燃料后处理中溶液贮罐的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是在所述的溶液贮罐中分多层隔开水平布置中子毒物板,并在每层中子毒物板上开孔,以保证所述的溶液贮罐中的溶液可以正常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贮罐为圆柱形、立方体形或六棱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的中子毒物板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的溶液贮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横截面面积稍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子毒物板由中子吸收材料制成,所述的中子吸收材料选自B4C质量百分比含量5%-40%的含硼聚乙烯、B4C质量百分比含量15%-35%的硼铝合金、钆、镉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中子毒物板上开孔的直径范围为1-8cm,孔间距离为15-3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的中子毒物板间的中心距为1-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层中子毒物板相应开孔沿竖直方向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层中子毒物板相应开孔沿竖直方向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贮罐还在其外壁上设置有一薄层中子毒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91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