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旋风筒进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9337.3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吴怀主;张泽华;仵阳;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08;B60K13/02 |
代理公司: | 42229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入管 上进气 进气 倾斜端面 进气管 排水口 突起 除水 进气口 除尘效率 依次连通 除尘袋 倾斜端 旋风筒 侧壁 配合 | ||
一种三旋风筒进气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进气引入管、中进气引入管、下进气引入管,上进气引入管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上进气引入管的底部为倾斜端面,倾斜端面与中进气引入管的顶部相连通,倾斜端面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与排水口相配合的上除水除尘袋,上进气引入管的侧壁向上进气引入管内部突起形成一号突起。该设计提高了进气管的除水除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卡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旋风筒进气管,适用于提高进气管的除水除尘效率。
背景技术
卡车驾驶室进气引入管是卡车发动机进气的流通管道,除满足发动机基本进气流量需求外,还需具备一定的除水除尘功能,而现有卡车进气管结构一般采用直筒式进气,无专门除水除尘结构,或者采用普通旋风筒结构,其除水除尘效率低。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397631U、授权公告日2017.08.11的一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车进气总成,其包括上进气引入管、并排设置在上进气引入管底部的两个中进气引入管、下进气引入管,上进气引入管的内侧设置有除水除尘凸台,上进气引入管的外侧设置有上除水除尘袋,下进气引入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下除水除尘袋,该设计虽然有利于水和灰尘的排出,但是除水除尘的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马力发动机的大流量进气或者长期灰尘、雨水较多的工况下对进气系统除水除尘性能的要求。因此,存在进气管的除水除尘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进气管除水除尘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除水除尘效率的三旋风筒进气管。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旋风筒进气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进气引入管、中进气引入管、下进气引入管,所述上进气引入管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
所述上进气引入管的底部为倾斜端面,所述倾斜端面与中进气引入管的顶部相连通,倾斜端面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与排水口相配合的上除水除尘袋,所述上进气引入管的侧壁向上进气引入管内部突起形成一号突起。
所述倾斜端面的顶部位于上进气引入管上靠近进气口的一侧,倾斜端面的底部位于上进气引入管上远离进气口的一侧,所述一号突起为倒L型结构,所述一号突起位于进气口、排水口之间。
所述中进气引入管为三旋风筒结构,包括一号旋流管、两个二号旋流管,所述一号旋流管、二号旋流管的顶部均通过倾斜端面上开设的连接孔与倾斜端面相连通,一号旋流管、二号旋流管的顶部内侧均安装有旋流片,一号旋流管、二号旋流管的底部外侧均设置有下除水除尘袋,所述二号旋流管的直径大于一号旋流管的直径。
所述下进气引入管为倒锥形结构,下进气引入管的大直径端通过其上开设的连接孔与一号旋流管、二号旋流管的底部相连通,下进气引入管的小直径端与波纹管相连通,且通过卡箍与波纹管相连接。
所述上进气引入管的侧壁还向上进气引入管内部突起形成二号突起,所述二号突起位于一号突起的上方。
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2个,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为百叶窗式结构。
所述一号旋流管、二号旋流管的外部设置有侧装饰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三旋风筒进气管中上进气引入管的底部为倾斜端面,倾斜端面与中进气引入管的顶部相连通,倾斜端面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与排水口相配合的上除水除尘袋,上进气引入管的侧壁向上进气引入管内部突起形成一号突起,该设计一方面,通过一号突起将上进气引入管分成了相连通的上、下腔室,更利于空气的引导分流,另一方面,使空气中的水和灰尘颗粒撞击到一号突起内壁上后落到倾斜端面上,最终从倾斜端面底部上的排水口排出,避免了水和灰尘进入中进气引入管、下进气引入管,从而提高了进气管的除水除尘效率,满足了大马力发动机的除水除尘需求。因此,本发明提高了进气管的除水除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9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EGR引入混合系统
- 下一篇:发电机组燃油混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