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荔枝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0536.1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白爱英;刘仲;刘岚铮;王岱杰;李景超;宋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A61P39/06;A61P9/0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2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荔枝 中黄 酮类 成分 分离 方法 | ||
1.一种基于高速逆流色谱法从番荔枝叶中分离黄酮类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酮类单体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洋槐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洋槐糖苷和芦丁;
所述分离方法包括加工番荔枝叶获取黄酮总样品并通过高速逆流色谱对黄酮总样品进行分离,所述通过高速逆流色谱对黄酮总样品进行分离为循环逆流色谱模式分离或线性洗脱分离;
所述番荔枝叶的加工方法为:将番荔枝叶粉碎、加入醇溶液提取后浓缩除去有机溶剂,脱脂后再加入等比例的正丁醇萃取水相,将正丁醇萃取部分干燥制得一次粗黄酮样品;配置二次脱脂溶剂,将所述一次粗黄酮样品加入二次脱脂溶剂中脱脂,获得黄酮总样品;
所述循环逆流色谱两相溶剂体系A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水;
所述线性洗脱分离的两相溶剂体系B为水饱和的乙酸乙酯/正丁醇,所述水饱和的乙酸乙酯作为固定相,正丁醇溶液作为流动相;
所述循环逆流色谱模式分离具体操作如下:
1)切换至分离模式,将两相溶剂A平衡好后进样;
2)待峰1与峰2的混合物即将从出口流出时,切换至收集模式,收集混合物;
3)切换至分离模式,依次接收峰4和峰5,峰3采用顶出模式,通过氮气吹出,收集峰3;其中,峰3、峰4、峰5分别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洋槐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
4)重新泵入两相溶剂体系A平衡好后,切换至循环模式,将峰1和峰2的混合物引入逆流色谱仪循环分离,切换至分离模式,依次接入峰1和2,峰1和峰2即为槲皮素-3-O-洋槐糖苷及芦丁;
所述线性梯度洗脱对黄酮总样品进行分离的操作步骤如下:泵入固定相,使色谱分离柱正转;从色谱仪螺旋管尾部泵入流动相,达到流体动力学平衡后进样,设定线性梯度洗脱方式进行分离,依次收集峰3、峰5、峰4及峰1和2的混合物,其中,峰3、峰4、峰5分别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洋槐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将峰1和2的混合物经循环逆流色谱分离,依次收集峰1和峰2;其中峰1和峰2即为槲皮素-3-O-洋槐糖苷及芦丁;
所述线性洗脱分离中,峰1和2的分离方法为:泵入固定相,设定色谱分离柱正转,从色谱仪螺旋管头部泵入流动相,达到流体动力学平衡后将峰1和2的混合物注入色谱仪中,切换至循环模式,经10~15次实现峰1和2的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溶剂体系A中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的体积比为(3-5):(0.5-1.5):(4-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逆流色谱模式分离的步骤4)中,峰1和峰2经过6-8次循环实现完全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逆流色谱模式分离中,高速逆流色谱仪柱体积为200-400mL,转速700-900转/min,上样量180-210mg,流速为1.8-2.2mL/min,检测波长254nm。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降血糖及止咳药剂制备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05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