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相对渗透率曲线乳化失准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1075.X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1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施雷庭;张彪;陈洪;王晓;张虎;赵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马超前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相对 渗透 曲线 乳化 失准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相对渗透率曲线乳化失准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岩心饱和水与孔隙体积的计算,岩心饱和油正向非稳态法与反向稳态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流程,乳化出液密度称量。本发明方法测量的三元复合体系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结合非稳态法易于寻找等渗点与稳态法曲线逼近真实的特点,最终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结果贴近现实,避免三元复合体系中乳化对曲线的影响,减少稳态法处理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三元复合驱测量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采收率提高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原有的开采技术已经不满足当前提高采收率的要求。ASP三元复合驱具有提高采收率20%以上的潜力,而成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三次采油技术之一,其已经在大庆、胜利、河南油田等地开始了实际的运用,目前,三元复合驱逐渐成为大庆油田的主导开采技术。
相对渗透率曲线作为油藏工程最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是油气田开发指标预测、开发方案编制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数据,主要用来分析油井产水规律、确定油水界面、计算油井产量和流速比,是评价两相流体在储层多孔介质中渗流能力最常用的技术指标。最常用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方法包括:非稳态法相对渗透率曲线和稳态法相对渗透率曲线。
但随着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普及,常规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方法已不再适用于三元复合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原因有以下几点:
1.出液乳化:
ASP三元复合驱中包括NaOH的强碱体系或者是Na2CO3的弱碱体系,碱的加入必然导致在地层孔隙中产生大量的物理化学反应,其中影响最大的表现为乳化现象。乳化导致驱替模拟过程中压力出现规律性的波动,无法使用常规方法中定义的压力稳定而进一步计算,出液的乳化现象导致出液的油与三元界面不清晰,计量难度大,常规破乳手段难以解决三元乳化且化学剂的引入也会进一步增大出液计量的误差。
2.非稳态法与稳态法两种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的弊端:
常规非稳态法测量基于贝克莱-列维尔特前沿推进理论,认为水驱与化学驱的过程中,油、水饱和度在岩石中的分布是驱替时间与距离的函数,因此在水驱中测量恒压与流量,即可得出相对渗透率曲线,但因为末端效应的存在而导致压力数据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并不完全满足宏观达西定理的要求,因此测量曲线与实际曲线差距较大;而稳态法相渗中,岩心的含水饱和度由油与三元复合体系的同注比例决定,常规方法中设定的油与三元比例并不适合三元复合体系的测试,其比例设置的不适合导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失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结合稳态法与非稳态各自的特点与优势,针对三元复合驱体系设计了从密度差思路出发的密度称量乳化计量法与以非稳态校准等渗点,修正固定同注比例,以修正稳态法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相对渗透率曲线乳化失准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岩心孔隙度计算与孔隙度计算:
利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试验用岩心的干重M1,对岩心进行抽真空,饱和水,然后记录岩心湿重M2,计算孔隙体积φ。
进一步的,精密电子天平的精度为:0.01g。
进一步的,所述岩心的尺寸为φ2.5*7-10cm的圆柱形岩心。
进一步的,计算孔隙体积φ。
S2.原油与三元复合体系密度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10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