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城市的道路行人识别通行调节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1085.3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朱艳华;寇京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E01F13/04;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40004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城市 道路 行人 识别 通行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的道路行人识别通行调节系统和方法,涉及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限流栅栏、旋转式栅栏门以及控制单元,限流栅栏之间形成若干限流通道,每条限流通道出入口处的限流栅栏上安装旋转式栅栏门;旋转式栅栏门包括栅栏门体、安装柱、转轴、电机、以及识别摄像机,电机与转轴连接并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调节栅栏门体对限流通道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单元接收识别摄像机的拍摄数据并通过拍摄数据计算行人的行进速度,并控制电机的转动;通过安装在限流通道出入口的识别摄像机对行人进行拍摄,由控制单元对拍摄数据进行解析并测算行人的行进速度,来自动调整旋转式栅栏门的转动方向进而切换限流通道出入口的开闭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慧城市的道路行人识别通行调节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控制道路上的通行人流量,延缓人流行进速度、防止拥堵,在智慧城市的很多场合,例如地铁进出站口、机场、大型公共建筑的出入口等,都设立了回转式的限流栅栏,作为通行调节设施。该设施包括通过栅栏形成的若干通道,以及位于每条通道出入口处的栅栏门;当行人流量较大时,可以通过栅栏门开启全部或者部分的通道,延长穿过限流栅栏所必经的回转绕行距离,从而延缓人流行进速度。
但是,传统的回转式限流栅栏的各条通道,需要在启动和结束限流时由人工开启和关闭,操作比较麻烦,而且无法根据实时的行人流量而控制各条通道的开启和关闭,不能使得回转绕行距离与行人流量取得精确和定量的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的道路行人识别通行调节系统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回转式限流栅栏的各条通道,需要在启动和结束限流时由人工开启和关闭,无法根据实时的行人流量控制各条通道的开启和关闭,回转绕行距离与行人流量不能取得精确和定量的匹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慧城市的道路行人识别通行调节系统,包括限流栅栏、旋转式栅栏门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限流栅栏之间形成若干限流通道,所述每条限流通道出入口处的限流栅栏上安装旋转式栅栏门;
所述旋转式栅栏门包括栅栏门体、安装柱、转轴、电机、以及具有无线物联网通信功能的识别摄像机,旋转式栅栏门通过安装柱与限流栅栏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安装柱上并与栅栏门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与转轴连接并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调节栅栏门体对限流通道的开启和关闭,所述识别摄像机设置在安装柱或者栅栏门体上;
所述控制单元与识别摄像机以及电机之间通信连接,控制单元接收识别摄像机的拍摄数据并通过拍摄数据计算行人的行进速度,进而根据行进速度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以及转轴和栅栏门体的转动方向。
本系统通过安装在限流通道出入口的识别摄像机对行人进行拍摄,由控制单元对拍摄数据进行解析并测算行人的行进速度,来自动调整旋转式栅栏门的转动方向进而切换限流通道出入口的开闭状态,使限流通道在人流量大的时候开启多个限流通道以延长通道长度,保持人流秩序,在人流量小的时候开启少量限流通道以提高行人通过的效率;整个过程中无需像传统限流通道那样人为开关限流通道的出入口,能够自动实时识别人流量大小并根据人流量大小自动调整限流通道的开闭,更为精准地匹配合适的绕行通道的数量以及回转绕行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1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