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球形构件的成形模具及多道次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2706.X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9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柄桐;秦中环;李保永;王志敏;李信;陈海明;刘伟;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丛洪杰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球形 构件 成形 模具 多道 方法 | ||
1.一种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半球形构件成形模具包括凹模、凸模、压边圈和定位板;
所述凹模和凸模用于成形半球形构件;
所述压边圈设置在凹模和凸模之间,所述压边圈与凹模配合压紧坯料,防止坯料在成形过程中出现褶皱;
所述压边圈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用于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定位;
所述多道次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坯料尺寸;
S2.分别将凹模、凸模固定于成形机上平台和下平台上;
S3.放置坯料,进行冷成形第一道次得到预成形件;
S4.对预成形件进行强脉冲电流辅助组织调控;
S5.确定冷成形道次数,重复步骤S3、S4完成所述冷成形道次数,脱模取出预成形件;
S6.对预成形件进行热校形,热校形与冷成形共用一套模具,但初始状态不同,热校形时凸模为上模,凹模为下模,得到半球形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构件的成形模具还包括用于增加顶出半径的转接板;
所述转接板底部与成形机下平台顶缸的第一顶杆连接,转接板上表面设置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用于将压边圈顶出及施加压边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包括底板和腔体,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第二顶杆穿过的底板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根据所述半球形构件尺寸和形状,选择坯料;
进行冷成形数值模拟,确定坯料净尺寸,增加成形余量确定最终坯料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将所述凸模放置在成形机下平台上,将压边圈吊设于所述底板上,定位板下部与所述凸模侧面接触,定位板上部与凹模侧面接触,完成凹模、凸模的定位后,分别将凹模、凸模固定于成形机上平台和下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所述第二顶杆上行,使压边圈上平面超过凸模最高点;
坯料上下表面涂抹润滑油,将坯料放置于压边圈与凹模之间,确保坯料中心与模具中心重合;
所述凹模下行,压紧坯料,随后凹模、坯料与压边圈同时下行50-200mm,完成第一道次成形;
所述凹模下行的速度为1~2mm/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坯料为铝合金时,强脉冲电流辅助组织调控温度为300~400℃;坯料为商业纯钛时,强脉冲电流辅助组织调控温度为550~6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
预成形件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进行热校形;
热校形时,凸模下行直至合模,保温20~60min,取出半球形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半球形构件的多道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凸模下行的速度为0.5~1mm/s;
所述坯料为铝合金时,半球形构件热校形温度为380~480℃;
所述坯料为商业纯钛时,半球形构件热校形温度为550~6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27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