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密钥分发光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2811.3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廖胜凯;李杨;徐凭;印娟;蔡文奇;任继刚;彭承志;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H04B10/516;H04B10/54;H04B10/70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方丁一<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0026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密钥分发 滤波器 光脉冲信号 光源 偏振调制器 强度调制器 正交偏振态 驱动脉冲信号 脉冲发生器 驱动激光器 脉冲信号 能量衰减 偏振调制 强度调制 窄带滤波 激光器 衰减器 窄线宽 线宽 | ||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光源,包括:激光器(1),用于产生光脉冲信号;滤波器(2),用于对光脉冲信号进行窄带滤波,得到窄光脉冲信号,其中,滤波器(2)为FP腔滤波器;强度调制器(3),用于对窄光脉冲信号进行强度调制,产生量子密钥分发所需的强度态;偏振调制器(4),用于对强度态进行偏振调制,产生量子密钥分发所需的四种正交偏振态;衰减器(5),用于对四种正交偏振态进行能量衰减;脉冲发生器(6),用于产生驱动脉冲信号驱动激光器(1)、所述强度调制器(3)及所述偏振调制器(4)。该量子密钥分发光源可实现线宽约为10pm量级的窄线宽量子密钥分发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量子密钥分发光源。
背景技术
量子密钥分发采用单光子加载偏振信息进行传输,不能像光通信一样对信号进行放大,在接收端接收到的量子光信号非常微弱。必须通过降低背景噪声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信噪比,才能完成有效的安全成码。在远距离的星地量子通信系统中,通过光学滤波实现对环境背景噪声的有效抑制,是在大噪声环境下成功实现量子密钥分发的关键。
现有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特别是在自由空间和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发射端的量子密钥分发光源一般采用基于增益开关的方法,来驱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光脉冲,光信号的线宽约为0.1nm量级,不进行额外的光谱滤波。为了实现更窄线宽(约为10pm量级)的系统滤波,首先就要求量子密钥分发光源的线宽也要远低于0.1nm量级,这样才能在接收端使用相应的滤波片进行滤波,最终实现满足系统的线宽需求。现有的光学滤波器,一般包括相干滤波片、基于光栅的滤波器或原子滤波器等,都难以满足窄线宽量子密钥分发光源的应用需求。相干滤波片和基于光栅的滤波器难以达到10pm或者更低的线宽。原子滤波技术虽然可以实现超窄带的滤波,滤波线宽可达到几pm,但是它仅仅适用于特定的原子谱线,应用范围较窄;同时,由于原子滤波技术是偏振相关的,在偏振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难以获得应用。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量子密钥分发光源,用于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密钥分发光源,包括:激光器1,用于产生光脉冲信号;滤波器2,用于对上述光脉冲信号进行窄带滤波,得到窄光脉冲信号,其中,上述滤波器2为FP腔滤波器;强度调制器3,用于对上述窄光脉冲信号进行强度调制,产生量子密钥分发所需的强度态;偏振调制器4,用于对上述强度态进行偏振调制,产生量子密钥分发所需的四种正交偏振态;衰减器5,用于对上述四种正交偏振态进行能量衰减;脉冲发生器6,用于产生驱动脉冲信号驱动上述激光器1、上述强度调制器3及上述偏振调制器4。
可选地,上述滤波器2包括:输入准直器21,用于将上述光脉冲信号扩束后经自由空间传输;FP腔22,用于对上述输入准直器21传输的光脉冲信号进行窄带滤波,得到上述窄光脉冲信号;半导体制冷器23,用于控制上述FP腔22的环境温度;热敏电阻24,用于采集上述环境温度;输出准直器25,用于输出上述滤波后的窄光脉冲信号。
可选地,上述输入准直器21与上述输出准直器25为光纤准直器,上述半导体制冷器23为基于帕尔帖效应的半导体制冷器。
可选地,上述热敏电阻24和上述FP腔22集成在半导体制冷器24上。
可选地,上述滤波器2与强度调制器3之间以及上述强度调制器3与上述偏振调制器4之间通过保偏光纤连接。
可选地,上述脉冲发生器6通过射频电缆分别与上述激光器1、上述强度调制器3、上述偏振调制器4连接。
可选地,上述偏振调制器4与上述衰减器5之间通过单模光纤连接。
可选地,上述强度调制器3为基于铌酸锂晶体的强度调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2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