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封装用铝塑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4618.3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程跃;陈滨;王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7/12;B32B27/36;B32B27/32;B32B27/08;B32B27/28;B32B27/34;B32B33/00;H01M50/124;H01M50/14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3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封装 用铝塑 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封装用铝塑复合膜,该铝塑复合膜从外到内依次由保护层、第一胶黏剂层、第一防腐处理层、铝箔层、第二防腐处理层、第二胶黏剂层和三层流延聚丙烯层(CPP)组成。成品铝箔经过超声波中酸液脱脂、碱液腐蚀、电晕化处理后,水在铝箔暗面60s的接触角为10°~35°之间,水在铝箔亮面60s的接触角为15°~45°,铝箔两面再分别经过钝化防腐处理后,水在铝箔暗面60s的接触角变化范围在10°以内,水在铝箔亮面60s的接触角变化在15°以内。铝箔通过超声波中酸液脱脂、碱液腐蚀和电晕化处理后,增加了铝箔上涂布钝化液的流平性,间接提高了铝塑复合膜中铝箔与CPP层间的粘结强度,也提高复合膜的耐电解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塑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封装用铝塑复合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软包装现已成为一款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包装方式,其主要结构是由三层膜材料复合而成,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层、铝箔层及热封层。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包含多种有机溶剂和锂盐,而锂盐遇水会迅速产生强腐蚀性的氢氟酸,产生的氢氟酸会缓慢腐蚀渗透CPP层,进一步会破坏铝塑复合膜中铝箔与CPP复合的胶黏剂层,最终破坏到铝箔表面,如果铝箔表面的钝化耐腐蚀层不够均匀致密,最终会造成锂电池分层、漏液失效等问题。
目前,出厂铝箔产品表面油污等瑕疵没有得到较好控制,如果使用这种铝箔进行钝化处理,难以在铝箔表面得到均匀致密的耐腐蚀保护层,钝化铝箔复合保护层和CPP层,也存在铝箔与内外层复合脱落的极大风险,特别是经过冲深成型的铝塑复合膜成品,通常也会影响铝塑复合膜的耐电解液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铝塑复合膜所用铝箔表面处理不良的缺失,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无油污,表面润湿性佳的铝箔,该铝箔经过钝化处理后,表面可生成均匀致密、润湿性佳的耐腐蚀层,从而使铝塑复合膜产品中的铝箔与CPP层粘结性和耐电解液性能优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封装用铝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铝塑复合膜至少包含铝箔层;
水在铝箔层中铝箔暗面上60s的接触角在10°~35°之间,水在铝箔亮面上60s的接触角在15°~45°之间;
铝箔层的铝箔两面分别经过钝化防腐处理后,水在铝箔暗面上60s的接触角变化范围在10°以内,水在铝箔亮面上60s的接触角变化在15°以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该铝塑复合膜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护层、第一胶黏剂层、第一防腐处理层、铝箔层、第二防腐处理层、第二胶黏剂层和三层流延聚丙烯层(CPP);
优选的,铝箔为单0态的软质铝,铝箔中的含铁量为0.5~2%,铝箔的厚度为25~60微米;
优选的,铝箔需先经过超声波中酸液脱脂、碱液腐蚀和电晕处理后,再进行钝化液钝化处理;
优选的,铝箔超声波中酸液脱脂指的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铝箔浸没在装有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溶剂的槽中10~20s,温度为40~60℃,去除表面油污,超声波频率在16KHz以上,促进脱脂效果和速度;
优选的,铝箔的碱液腐蚀是指让经过酸性脱脂处理的铝箔浸没在含有氢氧化钠、柠檬酸钠等碱液的槽中30s~60s,温度为45~65℃,去除铝箔表面的氧化膜,活化铝箔表面;
优选的,铝箔的电晕处理是指经过碱液腐蚀的铝箔在与保护层或CPP层复合前需进行电晕处理,增加表面粗糙度,活化和极化铝箔表面,增加与极性溶剂的粘附性;
优选的,经过超声波中酸液脱脂、碱液腐蚀和电晕处理的铝箔双面涂布钝化液,进行钝化防腐处理,钝化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价铬酸盐、磷酸盐、丙烯酸系树脂等,在180~220℃的热烘温度处理1~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4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入5G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