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4870.4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8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唐磊;叶进友;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动力总成 动力总成 扭矩轴 拟合 二阶张量 方向余弦 惯性参数 点坐标 惯性矩 计算机可读介质 矩阵 仿真技术 过程数据 结果数据 矩阵获取 拟合装置 软件操作 水平要求 轴向扭矩 分析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总成的仿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方法、一种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车辆的动力总成的惯性参数;根据所述惯性参数获取所述动力总成的惯性矩二阶张量矩阵;根据所述惯性矩二阶张量矩阵获取所述动力总成的各轴向扭矩轴的方向余弦点坐标;以及根据所述方向余弦点坐标拟合所述动力总成的扭矩轴。本发明能够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软件操作水平要求,并公开拟合分析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从而促进车辆动力总成的设计与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总成的仿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方法、一种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车辆的动力总成(Power assembly)是指为车辆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递到路面的一系列零部件构成的组件,广义上可以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驱动轴、差速器、离合器等等。
车辆动力总成的扭矩轴是指向动力总成施加一个绕动力总成坐标系某个轴向的扭矩时,动力总成转动所围绕的轴。动力总成坐标系具有三个轴向(X,Y,Z),因此动力总成通常也具备对应于每个轴向的三个扭转轴。由于与动力总成输出轴平行轴向的扭矩轴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的重要依据,能否简单有效地拟合动力总成扭矩轴对设计过程非常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动力总成的扭矩轴可以通过使用相关的动力学仿真软件(例如:Adams/Car)或专业的数学分析软件(例如:Matlab矩阵试验室)来拟合。
在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的方法中,需要通过搭建车辆动力总成模型,并输入动力总成参数来进行拟合,再将拟合结果转换为3D设计软件中的扭矩轴。这种以动力学仿真软件搭建车辆动力总成模型的方法对操作者的软件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存在软件操作步骤复杂的缺陷。
在使用专业数学分析软件的方法中,可以通过搭建动力总成数学模型,再输入动力总成参数进行计算,最后在3D设计软件中拟合动力总成的扭矩轴。这种以数学分析软件搭建模型的方法对操作者的对软件水平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委托专业的软件工程师来完成。由于现有数学分析软件的过程数据都是完全封装的,产品工程师使用时往往不能理解结果数据的全部含义,必须依赖软件工程师来调整分析过程或得到不同轴向的扭矩轴。然而,软件工程师通常不是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充分了解动力总成扭矩轴的各种具体需求,软件分析结果往往只能输出单个轴向的扭矩轴,而会省略另外两个不常用的轴向的扭矩轴,从而导致在使用另外两个轴向的扭矩轴时必须重新进行拟合计算。
因此,现有的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技术普遍存在对操作人员的软件操作水平要求过高,隐藏分析过程数据,以及缺失拟合结果数据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领域亟需一种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技术,用于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软件操作水平要求,并公开拟合分析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从而促进车辆动力总成的设计与生产。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前序。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方法、一种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软件操作水平要求,并公开拟合分析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从而促进车辆动力总成的设计与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车辆动力总成扭矩轴的拟合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车辆的动力总成的惯性参数;
根据所述惯性参数获取所述动力总成的惯性矩二阶张量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4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