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4934.0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奥格博多·埃奎·朱德;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合首创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4023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保温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纳米二氧化硅、偶联剂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S2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预处理纳米二氧化硅混合;S3将环氧树脂、丙烯酸混合,再加入叔胺、孟烷二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S4将聚羧酸减水剂、玄武岩纤维、高分子预聚物以及适量的水混合,加入改性水泥基、剩余的水;S5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水泥基浆体中,固化成型。本发明在保证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能满足各种环境的施工需要,可用作建筑节能、外墙保温等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能源危机,我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均衡,使得节能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我国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整个社会总能耗的46.7%,单位建筑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现有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7%属于高能耗建筑,因此,降低建筑节耗成为了我国解决能源问题,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的工程技术措施,如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施工及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建筑节能的关键是减少建筑运行能耗,随着建筑保温措施的加强、节能技术和设备的运用,建筑运行能耗会逐步减少,但这些措施通常又会造成建筑材料及其生产能耗的增加。国外一些学者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些节能建筑,建筑材料能耗占建筑全寿命周期总能耗的40%以上。建筑全寿命周期是指原材料开采、运输、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因此,建筑节能工作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外墙保温材料是指应用于建筑物墙体上的一大类保温材料,根据使用地点可分为:外墙保温材料,内墙保温材料,屋面保温材料。我国建筑市场应用的外墙保温材料根据材料类别主要分为三类: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组合的复合保温材料。
现有技术CN 106082851 B公开了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其有效降低材料的干容重及导热系数,增加其韧性,强度及韧性在现有基础上有适当提高。然而,随着建筑材料的市场要求不断提高,现有保温材料需要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进而有效适应各种极端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80-90份、粉煤灰25-35份、预处理纳米二氧化硅8-12份、高分子预聚物2-4份、聚羧酸减水剂1-2份、玄武岩纤维1份、过氧化氢水溶液8-10份、水55-65份;其中,预处理纳米二氧化硅的原料及其重量比为纳米二氧化硅:偶联剂:无水乙醇=5:1:1;
该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纳米二氧化硅在搅拌机中搅拌,将偶联剂与无水乙醇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得到预处理纳米二氧化硅;
S2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预处理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得到改性水泥基;
S3将环氧树脂、丙烯酸混合,再加入叔胺、孟烷二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升温至80℃,搅拌混匀,得到高分子预聚物;
S4将聚羧酸减水剂、玄武岩纤维、高分子预聚物以及适量的水混合,加入改性水泥基,再加入剩余量的水,搅拌均匀,得到水泥基浆体;
S5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水泥基浆体中,搅拌,得到水泥基发泡浆体,固化成型,即得高强度保温材料。
优选地,预处理纳米二氧化硅中偶联剂由偶联剂1和偶联剂2按照质量比为1:3构成,其中,偶联剂1的结构式如下:
偶联剂2的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合首创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合首创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4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