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5233.9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4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丰;王汉伟;王超;李彩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佳妹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微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硅纳米粒子加入纤维素溶液中,进行第一次超声处理,再加入碳纳米管,进行第二次超声处理,获得混合溶液;
步骤S2:将所述混合溶液先冷冻处理,再进行冷冻干燥处理,获得硅/碳纳米管/纤维素微米线气凝胶;
步骤S3:将所述硅/碳纳米管/纤维素微米线气凝胶进行压力处理,再在保护气环境中进行碳化处理,获得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所述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中的碳纳米管沿着碳微米线轴向排布互相交织,并与纤维素经碳化处理后形成的碳单质一同形成了笼状结构,将硅纳米粒子牢牢的封装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硅纳米粒子、所述纤维素溶液与所述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6~14):(2~100):(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纤维素溶液中的溶剂为水、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季戊四醇,溶质为细菌纤维素或植物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硅纳米粒子的粒径尺寸为1~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次超声处理是在溶液温度为0~15ºC、超声功率为100~1000W的条件下超声1~30min,所述第二次超声处理是在溶液温度为0~15ºC、超声功率为100~1000W的条件下超声1~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冷冻处理温度为−193~−5℃,处理时间为12~24h;
所述冷冻干燥处理的时间为24~64h,真空度为1~10 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压力处理的压力不超过20Mpa;
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600~1100℃,处理时间为60~7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保护气环境是指通有保护气的高温炉,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氮气或氦气。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直径为0.1~10μm,长度为20~1000μ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的应用,所述硅/碳纳米管/碳微米线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52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电池
- 下一篇:一种碘钾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