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病毒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5738.5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萍;李卓荣;彭宗根;姜心贝;王宜轩;李健蕊;谭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95/135 | 分类号: | C07D295/135;C07D295/155;C07D211/56;C07D207/325;C07D211/26;C07D207/09;C07D211/58;C07D207/14;C07D211/18;C07D205/04;C07D213/38;C07D241/04;C07D20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马鑫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甲基 哌嗪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抗病毒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病毒中的应用。所述的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具有以下通式I所示结构。实验证明,该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还具有细胞毒性低和选择性指数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的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该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抗HCV病毒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病毒性疾病作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其高传染和高变异的特点,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现有抗病毒药物的作用靶点多是病毒酶,病毒酶抑制剂类药物具有作用靶点明确、特异性高、疗效强的优点,但抗病毒谱窄,以及病毒的高变异倾向导致的耐药问题也很快成为这类药物的明显不足,新的病毒变种和未知病毒不断出现,更是让频现耐药问题的现有抗病毒药物无能为力。因此,新抗病毒药物研发迫在眉睫。
发明人发现并证实了一类新取代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对HCV复制具有强抑制活性,且初期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其并非作用于HCV的复制环节,这与目前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完全不同。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及其作用,迄今为止未见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取代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的药物化学研究,发现了一类新抗病毒化合物及其药用盐,该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还具有细胞毒性低和选择性指数高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首先,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以下通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
其中:
R1为含1到4个碳的烷基或者H;
R2为H、烷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或经1、2或3个取代基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苯氧基、烷硫基、苯硫基、卤素、氰基、卤代烷基;当R2为烷基或环烷基时,是含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含有3到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或任选被卤素取代;
R3为氰基或者三氟甲基;
X为N或CH;
Y为CH或连接X与Aryl的单键;当Y为单键时,R2不存在,且R3为三氟甲基;
Aryl为苯环或氮杂芳环或含有1-3个取代基取代的苯环或氮杂芳环,所述取代基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苯氧基或取代的苯氧基、烷硫基、苯硫基或取代的苯硫基、卤代烷基、氰基、卤素;
R4为取代烷基或取代杂环烷基,当R4为取代烷基时,取代基选自烷氨基、二烷氨基、含有一个氮或两个氮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团;当R4为取代杂环烷基时,所述杂环烷基含有至少一个氮原子,取代基选自烷基、烷氨基或二烷氨基;
R5为氢或含有1-4个碳的烷基;
或者R4、R5和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共同形成含有1或2个氮原子的环状结构或经取代基取代的环状结构,所述取代基选自含有1到6个碳的烷基、烷氨基、二烷氨基、环烷基或杂环基团。
其中,优选的,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具有以下通式II所示的结构:
其中:
R1为含1到4个碳的烷基或者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5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