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锻压模具及换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5823.1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2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汤大锋;沈引良;黄锟;俞杰;王文正;陈培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丰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3 |
代理公司: | 33231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压模 紧定件 模箱 锻压模具 螺纹固定连接 模具容纳腔 分体式 模底座 垫板 换模 产品换型 松开 锁紧 四面 取出 脱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锻压模具及换模方法,所述分体式锻压模具包括模底座、紧定件、锻压模以及垫板,所述模底座与模箱之间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紧定件与所述模箱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锻压模固定在模箱内部,从而组成产品换型方便快捷的锻压模具;换模时先将所述紧定件松开、使所述紧定件脱离所述锻压模,从而将所述锻压模取出所述模具容纳腔,然后将垫板放置在锻压模顶端,将锻压模放置在所述模具容纳腔中,最后用紧定件从所述模箱的四面锁紧所述锻压模。本发明换型便捷,提高了换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压模具及换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锻压模具是整体式的,当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时,需要将整套模具都拆下来,才能将更换模具,较为麻烦繁琐,且经常拆装会导致相应的零部件受损增大。尤其对于中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因相同型号的产品生产周期往往不长,换型较频繁,这样就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换模上,影响了产品生产的进度,而且模具成本较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锻压模具及换模方法,通过对模具采用分体式设计,使得换模更快速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锻压模具,包括:
模底座;
模箱,与所述模底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箱上开设有模具容纳腔和水平固定孔;
紧定件,安装在所述水平固定孔中;
锻压模,安装在所述模具容纳腔中,所述紧定件与所述锻压模抵接配合;以及
垫板,安装在所述模箱中、位于所述模底座与锻压模之间。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锻压模与所述紧定件抵接配合处的外表面为锥形面。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固定孔为带有螺纹的通孔。所述紧定件与所述模箱螺纹连接。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定件为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与所述锻压模抵接的一端的端面为弧形端面。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定螺为若干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模箱的四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底座为一板状结构,所述模箱与所述模底座贴合在一起安装。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容纳腔位于所述模箱的中部,所述模具容纳腔为方形,所述垫板的形状与所述模具容纳腔相匹配,所述垫板的硬度小于所述模底座的硬度。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锻压模上开设有模型腔。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底座有两个,分别为上模底座和下模底座,所述上模底座可拆卸安装在上工作台上,所述下模底座可拆卸安装在下工作台上;所述模箱有两个,分别为上模箱和下模箱,所述上模箱可拆卸安装在上工作台上,所述下模箱可拆卸安装在下工作台上;所述上模箱和下模箱上均开设有模具容纳腔和水平固定孔;所述紧定件安装在所述水平固定孔中;所述锻压模有两个,分别为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上模箱的模具容纳腔中,所述下模安装在所述下模箱的模具容纳腔中,所述上模上设有上模型腔,所述下模上设有下模型腔,所述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相配合。
一种便捷换模方法,先将所述紧定件松开、使所述紧定件脱离所述锻压模,从而将所述锻压模取出所述模具容纳腔,然后将垫板放置在锻压模顶端,将锻压模放置在所述模具容纳腔中,最后用紧定件从所述模箱的四面锁紧所述锻压模。
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丰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七丰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5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