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感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6086.7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赵霖;李瑜;赵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榕基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郭鹏飞;林祥翔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感应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系统,包括自动门、控制机构、驱动机构和防撞机构;所述自动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设置在墙体上,所述墙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门体相对所述墙体运动,以使所述门体遮覆所述开口或打开所述开口;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感应装置,所述门体上设置有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能够随所述门体运动至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的相对位置,以触发感应信号;所述防撞机构包括两个以上升降柱,各升降柱阵列排布于所述开口的前方;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柱升起或下降。本发明通过自动门移动过程中触发的感应信号来控制升降柱的上升或下降,使得升降柱的控制更加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感应系统。
背景技术
升降柱主要应用于政府机关、监狱、学校等人流量大且重要单位的出入口,用于防止外来车辆等暴力冲击重要场所,起到防护作用。现有对于升降柱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红外线或者外接按钮的方式来控制升降柱升起或下降,依赖于人工操作,不够智能。而且升降柱往往设置在自动门前面时,使用者还需要根据当前自动门的开闭状态来确定当前升降柱的起落状态,整体费时费力,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自动感应系统,用于解决升降柱的控制依赖于人工导致操作不便、不够灵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系统,包括自动门、控制机构、驱动机构和防撞机构;
所述自动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设置在墙体上,所述墙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门体相对所述墙体运动,以使所述门体遮覆所述开口或打开所述开口;
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感应装置,所述门体上设置有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能够随所述门体运动至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的相对位置,以触发感应信号;
所述防撞机构包括两个以上升降柱,各升降柱阵列排布于所述开口的前方;
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柱升起或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组和第二感应组,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包括第一触发组和第二触发组;
所述第一感应组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一触发组位于其相对位置时触发第一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感应组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二触发组位于其相对位置时触发第二感应信号;
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柱升起,或者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柱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组包括第一感应端和第二感应端,所述第二感应组包括第三感应端和第四感应端;所述第一触发组包括第一触发端和第二触发端,所述第二触发组包括第三触发端和第四触发端;
当所述第一感应端感应到所述第一触发端位于其相对位置,且第二感应端感应到所述第二触发端位于其相对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一感应信号;
当所述第三感应端感应到所述第三触发端位于其相对位置,且第四感应端感应到所述第四触发端位于其相对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感应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发端、第二触发端、第三触发端和第四触发端交错设置,具体包括:所述第三触发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触发端和第二触发端之间,所述第二感应端设置于第三触发端和第四触发端之间;
所述第一触发端与所述第二触发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三触发端与所述第四触发端之间的距离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不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组和第二感应组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第一感应组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一侧边的上方位置,所述第二感应组设置于所述开口中部上方位置或者开口的另一侧边上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柱包括预埋套筒和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榕基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榕基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6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