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灰树花地面养殖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6204.4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添顺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A01G18/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闫露露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灰树花 地面 养殖 采摘 装置 | ||
1.一种灰树花地面养殖采摘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万向轮(2)和第二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上下可调节式晃动采摘机构(5)、自动分装机构(6)、控制显示屏(7)和传送机构(8),底座(1)底端左部设置有第一万向轮(2),底座(1)底端右部设置有第二万向轮(3),底座(1)顶端中部与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进行螺栓连接,底座(1)顶端右部设置有上下可调节式晃动采摘机构(5),并且上下可调节式晃动采摘机构(5)左侧与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相连接,底座(1)顶端左部设置有自动分装机构(6),并且自动分装机构(6)右端下部与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相连接,底座(1)顶端左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7),并且控制显示屏(7)位于自动分装机构(6)的左侧,底座(1)顶端中左部均与传送机构(8)进行焊接,并且传送机构(8)右上侧与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相连接;
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包括变速电机(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一传动轮(403)、第二传动轮(404)、第三传动轮(405)、第四传动轮(406)、第五传动轮(407)、第六传动轮(408)、第七传动轮(409)、第一齿轮(4010)、第一齿杆(4011)、第二齿轮(4012)、第二齿杆(4013)、第一支撑杆(4014)、切割刀具(4015)、第八传动轮(4016)、第一支撑板(4017)、灰树花包装舱(4018)、冲压刀具支撑板(4019)、弧形滑板(4020)、第二支撑板(4021)、矩形电动导轨(4022)、第九传动轮(4023)、海绵挡板(4024)、海绵导板(4025)、冲压刀具(4026)和保鲜膜,变速电机(401)轴心与第一锥齿轮(402)进行固定连接,变速电机(401)轴心与第一传动轮(403)进行固定连接,并且第一传动轮(403)位于第一锥齿轮(402)的前端,第一传动轮(403)外表面右上部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4)外表面右上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5)前侧轴心与第四传动轮(406)进行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轮(405)外表面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5)后侧轴心与第一支撑板(4017)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6)外表面右侧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4023)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6)外表面右侧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40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五传动轮(407)位于第九传动轮(4023)的右侧,第五传动轮(407)后侧轴心与第八传动轮(4016)进行固定连接,并且第八传动轮(4016)后侧轴心与第一支撑板(4017)相连接,第六传动轮(408)外表面右下部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409)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8)后侧轴心与第一齿轮(4010)进行固定连接,第七传动轮(409)后侧轴心与第二齿轮(4012)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010)顶端与第一齿杆(4011)进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4010)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灰树花包装舱(4018)相连接,并且灰树花包装舱(4018)内左右上部均与第一支撑板(4017)相连接,第一齿杆(4011)顶端与第一支撑杆(4014)进行焊接,第二齿轮(4012)右侧与第二齿杆(4013)进行齿轮啮合,并且第二齿杆(4013)右侧与第一支撑杆(4014)相连接,第一支撑杆(4014)内右侧设置有切割刀具(4015),第一支撑板(4017)顶端左右部均与冲压刀具支撑板(4019)进行焊接,灰树花包装舱(4018)内右上部与弧形滑板(4020)进行焊接,灰树花包装舱(4018)内中上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4021),灰树花包装舱(4018)内中下部设置有海绵导板(4025),冲压刀具支撑板(4019)内中上部设置有冲压刀具(4026),第二支撑板(4021)内中部设置有矩形电动导轨(4022),第九传动轮(4023)轴心与海绵挡板(4024)进行固定连接,变速电机(401)底端与底座(1)相连接,第一锥齿轮(402)外表面左侧与自动分装机构(6)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4)外表面右下部通过皮带与上下可调节式晃动采摘机构(5)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4)后侧轴心与传送机构(8)相连接,灰树花包装舱(4018)左下部与传送机构(8)相连接,灰树花包装舱(4018)右中部与上下可调节式晃动采摘机构(5)相连接;
上下可调节式晃动采摘机构(5)包括第十传动轮(501)、第二锥齿轮(502)、第十一传动轮(503)、第三锥齿轮(504)、第十二传动轮(505)、第三齿轮(506)、第十三传动轮(507)、第三齿杆(508)、第三支撑板(509)、第四支撑板(5010)、第十四传动轮(5011)、第四齿轮(5012)、晃动机构(5013)、直流电动推杆(5014)、第一固定块(5015)、气囊(5016)、弹簧(5017)、采摘固定板(5018)、齿轮组合杆(5019)、气动推杆(5020)、空气压缩机(5021)、第十五传动轮(5022)、第十六传动轮(5023)、第五齿轮(5024)、第十七传动轮(5025)、第十八传动轮(5026)、第十九传动轮(5027)、第二十传动轮(5028)、第二十一传动轮(5029)、第一电动推杆(5030)、第二电动推杆(5031)、第二固定块(5032)、第三电动推杆(5033)、第四电动推杆(5034)和第二支撑杆(5035),第十传动轮(501)前侧轴心与第二锥齿轮(502)进行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502)前侧轴心与第十一传动轮(503)进行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502)外表面底端与第三锥齿轮(504)进行齿轮啮合,第十一传动轮(503)外表面右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4)轴心与第十五传动轮(5022)进行固定连接,第十二传动轮(505)后侧轴心与第三齿轮(506)进行固定连接,第三齿轮(506)后侧轴心与第十三传动轮(507)进行固定连接,第三齿轮(506)外表面右侧与第三齿杆(508)进行齿轮啮合,第十三传动轮(507)外表面右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七传动轮(5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杆(508)前后侧与第三支撑板(5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齿杆(508)右上部与第四支撑板(5010)进行焊接,第四支撑板(5010)前中左部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轮(5011),第四支撑板(5010)前中部设置有晃动机构(5013),第四支撑板(5010)前中左部与齿轮组合杆(5019)进行滑动连接,并且齿轮组合杆(5019)位于第十四传动轮(5011)的右侧,第十四传动轮(5011)轴心与第四齿轮(5012)进行固定连接,晃动机构(5013)外表面与直流电动推杆(5014)进行固定连接,直流电动推杆(5014)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5015),直流电动推杆(5014)外表面右部设置有气囊(5016),第一固定块(5015)底端与弹簧(5017)进行焊接,弹簧(5017)底端与采摘固定板(5018)进行焊接,齿轮组合杆(5019)外表面下部与气动推杆(5020)进行插接,气动推杆(5020)右侧与空气压缩机(5021)进行焊接,第十五传动轮(5022)外表面右侧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5023)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5023)轴心与第五齿轮(5024)进行固定连接,第十七传动轮(5025)外表面左下部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502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5025)外表面右下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九传动轮(502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5026)外表面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传动轮(502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5026)后侧轴心与第一电动推杆(5030)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轮(5027)外表面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一传动轮(5029)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十一传动轮(5029)外表面左侧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传动轮(5028)相连接,第十九传动轮(5027)后侧轴心与第二电动推杆(503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轮(5028)后侧轴心与第三电动推杆(503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轮(5029)后侧轴心与第四电动推杆(503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5030)右侧与第二固定块(5032)进行焊接,并且第二固定块(5032)右上部与第二电动推杆(5031)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5033)右侧与第二支撑杆(5035)进行焊接,并且第二支撑杆(5035)右上部与第四电动推杆(5034)相连接,第十传动轮(501)外表面左上部通过皮带与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4)轴心通过支撑杆与底座(1)相连接,第三支撑板(509)左上部与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相连接,第三支撑板(509)底端与底座(1)相连接,齿轮组合杆(5019)底端与底座(1)相连接,空气压缩机(5021)底端与底座(1)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5023)轴心通过支撑杆与底座(1)相连接,第二支撑杆(5035)底端与底座(1)相连接;
自动分装机构(6)包括第四锥齿轮(601)、第五锥齿轮(602)、第六锥齿轮(603)、第七锥齿轮(604)、第八锥齿轮(605)、第九锥齿轮(606)、第二十二传动轮(607)、第二十三传动轮(608)、第六齿轮(609)、第四齿杆(6010)、收集舱(6011)和收集框(6012),第四锥齿轮(601)轴心与第五锥齿轮(602)进行固定连接,第五锥齿轮(602)外表面底端与第六锥齿轮(603)进行齿轮啮合,第六锥齿轮(603)外表面左侧与第七锥齿轮(604)进行齿轮啮合,第六锥齿轮(603)轴心通过转轴与收集舱(6011)进行固定连接,第七锥齿轮(604)轴心与第八锥齿轮(605)进行固定连接,第八锥齿轮(605)外表面后侧与第九锥齿轮(606)进行齿轮啮合,第九锥齿轮(606)前侧轴心与第二十二传动轮(607)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607)外表面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三传动轮(608)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轮(608)后侧轴心与第六齿轮(609)进行固定连接,第六齿轮(609)外表面右中部与第四齿杆(6010)进行齿轮啮合,并且第四齿杆(6010)右侧与收集舱(6011)相连接,收集舱(6011)内部设置有收集框(6012),并且收集框(6012)在收集舱(6011)内部呈上下六层等距放置,第四锥齿轮(601)外表面后侧与全方位保鲜膜缠绕保护机构(4)相连接,第七锥齿轮(604)轴心通过转轴与底座(1)相连接,第六齿轮(609)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底座(1)相连接;
晃动机构(5013)包括第二十四传动轮(501301)、转动杆(501302)、第五齿杆(501303)、异形齿块(501304)、传动杆(501305)和圆盘(501306),第二十四传动轮(501301)轴心与转动杆(501302)进行转动连接,转动杆(501302)顶端中部与第五齿杆(501303)进行焊接,第五齿杆(501303)顶端左部与异形齿块(501304)进行齿轮啮合,异形齿块(501304)前中上部与传动杆(501305)进行固定连接,传动杆(501305)前内中上部与圆盘(501306)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501301)外表面与直流电动推杆(5014)相连接,圆盘(501306)后侧中心通过支撑杆与第三齿杆(508)相连接,圆盘(501306)后侧轴心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501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添顺,未经林添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62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