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封扣、封扣读写器及资产管理箱柜的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6259.5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5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杰;王振刚;刘治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信创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E05B73/00;G06K17/00;G07C9/00;G07F17/12 |
代理公司: | 11665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晓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扣 固定件 智能 倒钩 钥匙环 读写器 电路板 管理物品 底座 壳体 读取 读写模块 管理问题 两端设置 配合连接 嵌入卡槽 使用效率 智能钥匙 资产管理 容纳槽 卡槽 铅封 箱柜 成型 替换 钥匙 悬挂 资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封扣、封扣读写器及资产管理箱柜的工作方法,智能封扣包括壳体和固定件,钥匙环嵌设在壳体的缝隙的根部,凹槽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倒钩,固定件外侧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倒钩,固定件的两端设置有卡槽,第二倒钩与第一倒钩配合连接,固定件嵌设在凹槽内,钥匙环的端部嵌入卡槽内;封扣读写器包括底座和电路板,智能封扣悬挂在底座的U型容纳槽内,电路板上的读写模块感应并读取智能封扣顶部的FRID识别标识。本发明将被管理物品通过钥匙环与智能封扣一次铅封成型,确保被管理物品与智能封扣的FRID识别标识一一对应,避免被随意替换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智能钥匙柜使用效率低及无法实现对除钥匙外的各种资产物品的管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物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封扣、封扣读写器及资产管理箱柜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企事业对管理的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通常对如钥匙、印章、重空凭证、U盾等各类涉及资产的物品设定精细的权限设置,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钥匙牌,通过在钥匙牌上粘贴纸质文字标签进行钥匙权限的标识,但是由于纸质文字标签容易出现由于破损或脱落而无法识别的情况,并且纸质文字标签容易被替换,导致通过纸质文字标签获知的钥匙权限与实际钥匙的权限不能正确对应,因此,相关技术提供的钥匙牌存在钥匙权限标识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随着射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使用智能钥匙对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当智能钥匙数量较多时,对智能钥匙的保存与管理尤为重要,比如使用智能钥匙柜对智能钥匙进行保存与管理,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钥匙柜,在柜体内设置多个挂钩,将智能钥匙挂在挂钩上,并进行分类标识,用户在取放智能钥匙柜时容易出现取错或者放错的情况,需要通过人工排查才能保证挂钩上的智能钥匙摆放是否正确,耗时耗力,因此,相关技术提供的智能钥匙柜存在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封扣、封扣读写器及资产管理箱柜的工作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钥匙牌存在钥匙权限标识的可靠性差的问题,使得智能钥匙扣更加牢固,提高了智能钥匙扣的可靠性,以及解决了相关技术提供的智能钥匙柜存在的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及无法实现对除钥匙外的各种资产物品的管理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封扣,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固定件;所述壳体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用于放置钥匙环的缝隙,所述缝隙由所述壳体的底部向上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壳体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凹槽,所述钥匙环自下向上嵌设在所述缝隙的根部,且所述钥匙环的端部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倒钩,所述固定件外侧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倒钩,所述固定件的两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倒钩与所述第一倒钩配合连接以使所述固定件嵌设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钥匙环的端部嵌入所述卡槽内固定;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内嵌空间,所述内嵌空间内设有电子识别标识。
优选地,所述缝隙始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止于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缝隙的根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固定件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凹槽内环面上环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倒钩;多个所述第一倒钩的高度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倒钩之间的间隔相同。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外环面上环设有多个第二倒钩;多个所述第二倒钩的高度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倒钩之间的间隔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倒钩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倒钩的数量相等;所述凹槽内环面直径与所述固定件的外环面直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钥匙环的端部为接头,所述接头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以将被管理物品穿入所述钥匙环上。
优选地,所述电子识别标识为射频识别标识;所述电子识别标识可拆卸地嵌入所述内嵌空间中;所述电子识别标识的形状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信创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信创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6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