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泥处理同步还原土壤六价铬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7291.5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卿;付利娟;肖京京;彭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 阳极 阴极 六价铬 还原 质子交换膜 石油烃 电阻 降解 土壤 微生物燃料电池 六价铬污染 电能输入 开孔泡沫 污染土壤 用电设备 油泥处理 沉积型 石墨板 碳材料 有机物 壳体 微生物 污染物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泥处理同步还原土壤六价铬的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它包括壳体、阴极、阳极、质子交换膜、导线和电阻,阴极为石墨板,置于六价铬污染土壤上部;阳极为开孔泡沫碳材料,置于油泥下部的油泥中;阴极与阳极之间设置有质子交换膜;阴极与阳极通过导线与电阻或用电设备相连接。本装置不需要额外的电能输入,在降解油泥中石油烃等污染物的同时还原污染土壤中的六价铬,且阳极的微生物会利用油泥中的有机物产生电能。本发明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降解油泥中石油烃同步还原土壤中六价铬且回收电能的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工业废弃物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泥处理同步还原土壤六价铬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利用微生物为阳极催化剂,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理想装置。该技术操作条件温和、安全高效、绿色、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易于管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过去的几十年,研究者研制出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作为MFC的阳极材料,其中二维碳基材料比如石墨棒、碳纸、石墨片、碳布、石墨颗粒以及活性炭等是前期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非碳基如不锈钢、钛材料等金属材料,由于其电导率比碳基材料高2-3个数量级,且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及物理强度,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中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开孔泡沫碳是一种三维碳基材料,相比以上材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一定的孔状结构,极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且有较高的导电性及物理强度,因此本发明采用开孔泡沫碳作为阳极材料。
油泥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烃(PHCs)和其他污染物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其列为危险废弃物。钻井废油泥在很多方面对环境都有影响,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1)污染面积大、区域广;(2)钻井废油泥中的碱性物质、可溶性盐类和石油类物质等能够对土壤的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如能够使土地出现龟裂板结的现象,从而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很大的危害作用;(3)钻井废油泥中包含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高分子聚合物等在环境中很容易进入食物链,最终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等产生较大的危害;(4)如果钻井废油泥进入到河流、海洋或渗入地层,会对地下水和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等。对钻井废油泥的主要治理技术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修复法等。其中化学法和物理法成本较高,且容易对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生物修复法具有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由于油泥中的营养严重失调,本土微生物不足,所以,在油泥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着污染物降解速率低,修复周期长,多环芳烃类污染物难以降解等缺点。
铬盐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化工原料之一,国内约10%的产品与铬盐有关,涉及高级材料、电镀、皮革、染料、医药等多种行业。近30年来,其需求量快速增大,据调查,目前中国直接生产重铬酸盐的企业多达30多家,年生产能力超过30万t,生产总量居世界第一。每生产1t铬盐产品,同时产生大约3t铬渣。我国每年实际产生约75万t有毒废渣,加之历年堆存的铬渣,累计量>200万t。铬是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一种金属污染物,也是美国超级基金优先控制的前20种有毒物质之一。六价铬的化合物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主要因为铬在动物体内可以影响人体的氧化、还原和水解等生命活动,使蛋白质变性,干扰人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病变和癌变,因此铬污染场地修复己成为土壤修复的重点。目前,针对土壤中铬污染修复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化学清洗、和电动修复等。化学还原法不仅大量消耗还原剂,而且经还原之后的三价铬在土壤复杂环境下一段时间后,容易再次转化为六价铬;化学清洗法成本极高,很难被推广应用;电动修复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而且修复效果不理想。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处理油泥同时还原土壤中六价铬,不仅可以达到高效率、低能耗、低投入的修复效果,而且不会破坏土壤生态、操作简单、易于管理。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7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油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河湖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