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发泡无缝缓冲管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7890.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真荃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42 | 分类号: | B29C63/42 |
代理公司: | 32276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管本体 缓冲套 缓冲管 轴心线 热缩 加热 生产效率 制作工艺 控制管 两端面 内表面 有效地 包覆 缓冲 贴合 制备 紧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发泡无缝缓冲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无缝缓冲管包括管本体以及包覆在所述管本体表面的发泡缓冲套,所述发泡缓冲套的轴心线与所述管本体的轴心线相重叠,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将发泡缓冲套套在管本体外;(b)调节管本体两端面与发泡缓冲套对应端面的间距,使其间距为‑2~2mm;(c)控制管本体外表面与发泡缓冲套内表面的间距,使其间距为1~2mm;(d)对所述管本体和发泡缓冲套进行加热,使得发泡缓冲套热缩至紧贴在管本体表面即可。通过控制发泡缓冲套和管本体外的位置和间距,并采用加热、热缩的方式使其贴合,不仅简化了无缝缓冲管的结构,也简化了其制作工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类产品包装领域,涉及一种无缝缓冲管,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发泡无缝缓冲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910284093.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膜类产品包装的无缝缓冲管,包括内管、两个粘结圈和缓冲外管;所述内管长于所述缓冲外管,且所述内管安插在所述缓冲外管内,并将所述内管的两端等长度的暴露在所述缓冲外管两端各一段过渡端;所述两个粘结圈分别粘结在所述缓冲外管两端内壁上,并将所述缓冲外管与所述内管粘结牢固;该述缓冲外管还包括特定组分含量和种类的原料组分。然而该无缝缓冲管需要借助于两个粘结圈进行粘结,导致结构和生产工艺变得复杂,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分子发泡无缝缓冲管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分子发泡无缝缓冲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无缝缓冲管包括管本体以及包覆在所述管本体表面的发泡缓冲套,所述发泡缓冲套的轴心线与所述管本体的轴心线相重叠,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发泡缓冲套套在管本体外;
(b)调节管本体两端面与发泡缓冲套对应端面的间距,使其间距为-2~2mm;
(c)控制管本体外表面与发泡缓冲套内表面的间距,使其间距为1~2mm;
(d)对所述管本体和发泡缓冲套进行加热,使得发泡缓冲套热缩至紧贴在管本体表面即可。
优化地,所述管本体为牛皮纸筒。
优化地,所述发泡缓冲套的材质为高分子发泡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缓冲套的压缩强度为80~100Kpa,拉伸强度为1800~2500Kpa。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缓冲套的软硬度为32度~65度。
优化地,步骤(a)中,先用夹具对所述管本体进行定位,再套入发泡缓冲套。
优化地,步骤(d)中,加热的温度为60~70℃、加热的时间为20~40分钟。
优化地,所述管本体的外径为170.4~182.4mm、厚度为9~15mm,所述发泡缓冲套(2)的厚度为2~8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高分子发泡无缝缓冲管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发泡缓冲套和管本体外的位置和间距,并采用加热、热缩的方式使其贴合,不仅简化了无缝缓冲管的结构,也简化了其制作工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缝缓冲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真荃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真荃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7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多平台覆膜装置
- 下一篇:3D打印薄壳工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