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7953.9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华鑫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26 | 分类号: | B21D51/26;B21D19/04;B21D41/04;B21D43/04;B21D43/1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44556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廖紫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模 滚筋 缩颈 动力装置 模具组 旋压模 顶升装置 翻边内模 夹送装置 罐体 涨模 动力装置连接 中心轴 翻边 多台设备 加工效率 设备成本 中心轴套 一体机 中心处 内膜 加工 | ||
1.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涨模动力装置(3)、模具组装置(4)、夹送装置(5)和顶升装置(6),所述动力装置(2)、涨模动力装置(3)、模具组装置(4)、夹送装置(5)和顶升装置(6)均设于机架(1)上,所述模具组装置(4)包括外旋压模(41)、内膜(42)和中心轴(43),所述中心轴(43)与涨模动力装置(3)连接,所述外旋压模(41)设于内模(42)的外侧,与内模(42)相对应,所述中心轴(43)套设在内模(42)的中心处,所述内模(42)包括缩颈翻边内模(421)和滚筋内模(422),所述滚筋内模(422)位于缩颈翻边内模(421)的下方,所述外旋压模(41)与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顶升装置(6)和夹送装置(5)均与模具组装置(4)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43)上设有第一椎体(7)和第二椎体(8),所述第一椎体(7)与缩颈翻边内模(421)相对应,所述第二椎体(8)与滚筋内模(422)相对应,所述中心轴(43)能够沿着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涨模动力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减速机(32)、伞齿(33)、曲轴(34)和摆杆(35),所述伞齿(33)为相啮合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机(31)与第一减速机(32)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32)设于机架(1)上,其中一个所述伞齿(33)套设在第一减速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曲轴(34)套设在另一个伞齿(33)上,所述摆杆(35)的一端与曲轴(34)连接,另一端与中心轴(4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第二电机(21)、皮带轮(22)、传动轴(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三齿轮(26)和第四齿轮(27),所述第二电机(21)设于机架(1)上,所述皮带轮(2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轴(23)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5)均套设在传动轴(23)上,所述第三齿轮(26)与第一齿轮(24)啮合,所述第四齿轮(27)与第二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6)和第四齿轮(27)均套设在中心轴(43)外侧,并与模具组装置(4)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装置(4)还包括转盘(44)、连接套(45)、第一凸轮(46)和第二凸轮(47),所述连接套(45)位于第三齿轮(26)与中心轴(43)之间,所述连接套(45)与第三齿轮(26)固定,所述转盘(44)套设在连接套(45)外侧,所述外旋压模(41)设于转盘(44)上,所述第一凸轮(46)和第二凸轮(47)均与第四齿轮(27)固定,所述外旋压模(41)与第一凸轮(46)、第二凸轮(47)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压模(41)包括缩颈翻边轮(411)和滚筋侧轮(412),所述缩颈翻边轮(411)与缩颈翻边内膜(421)相对应,所述缩颈翻边轮(411)与第一凸轮(46)相对应,所述滚筋侧轮(412)与滚筋内膜(422)相对应,所述滚筋侧轮(412)与第二凸轮(46)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翻边内模(421)包括第一模块(423)、第一固定块(424)和第一弹簧(425),所述第一模块(423)为八块,均布在中心轴(43)的外周,每块所述第一模块(423)上均开设有第一容置腔(426),所述第一固定块(424)位于第一容置腔(426)内,所述第一弹簧(425)位于第一容置腔(426)内,所述第一弹簧(425)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42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模块(42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华鑫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华鑫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79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动上料的螺母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针柱状点阵分布式散热板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