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叶连续揉捻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0137.3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惠诚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套管 横向杆 压力盘 可拆卸连接 银杏树叶 拆卸 便利性 连接环 加工技术领域 横向杆端部 连续揉捻机 倒置 固定杆 固定块 揉捻机 揉捻桶 外螺纹 银杏叶 立柱 通孔 回复 配合 | ||
本发明的一种银杏叶连续揉捻机,属于银杏树叶加工技术领域,在压力盘和立柱之间设置横向杆和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套管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和压力盘相互可拆卸连接,增加了本发明压力盘和连接套管相互连接以及拆卸的便利性,同时连接套管和横向杆之间也是可拆卸连接,即横向杆端部的固定杆和连接环上的通孔相互配合使得连接环和横向杆可拆卸连接,增加了连接套管和横向杆之间相互连接以及拆卸的便利性,通过将本发明的连接套管拆卸下来并进行倒置,使得本发明的压力盘能够方便快捷的回复原位,显著的提升了向揉捻桶内添加银杏树叶的速率,解决了以往揉捻机添加银杏树叶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银杏树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杏叶连续揉捻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乔木,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其果实和叶子均具有要用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比如银杏叶可用来制作茶叶,在利用银杏树叶制作茶叶的过程中,都会对银杏树叶进行揉捻加工,对银杏树叶进行揉捻加工的时候大都会用到揉捻机,揉捻机在使用过程中,压盖随着揉捻机的运行逐渐的向下按压银杏树叶,当料桶内的银杏树叶揉捻完以后需要添加银杏树叶时,要慢慢的将压盖重新旋拧至料桶的顶部,此操作步骤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叶连续揉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连续揉捻机,包括驱动电机、基座、支撑脚、三脚架、立柱和揉捻桶,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三脚架设置在基座的顶部,三脚架通过所述曲柄和基座相互连接,三脚架设置有和所述揉捻桶相互匹配的固定环,揉捻桶通过固定环设置于三脚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曲柄相互连接,所述立柱设置在基座上,揉捻桶的内部可活动设置有压力盘,所述压力盘通过连接杆和立柱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横向杆和竖向设置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套管通过连接环和横向杆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壁设置有和连接套管的外螺纹相互匹配的内螺纹,连接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两相对布置的和连接套管相互匹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并和连接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自连接板的底部并和连接板相互垂直,连接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和第一弯折部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连接套管同轴设置,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块中间设置有弹簧,压力盘的顶部设置有和连接套管相互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周边设置有和第二弯折部相互匹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沿第二凹槽的底部相外侧延伸。
为了增加本发明的横向杆和连接环相互连接的便利性,所述横向杆的端部设置有两水平布置的固定杆,连接环的两侧均设置有和所述固定杆相互匹配的通孔。
为了增加本发明的连接环和横向杆之间相互连接以及拆卸的便利性,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可活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端部为弧形,固定杆朝向第四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和固定柱相互匹配的第五凹槽,第四凹槽和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固定柱靠近第四凹槽的端部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四凹槽的内端相互连接。
为了防止在横向杆和连接环分离的情况下固定柱和第四凹槽相互脱离,所述固定柱靠近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凸环,第四凹槽的外端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和所述凸环相互匹配的台阶,所述台阶通过和凸环的配合以限制固定柱和第四凹槽相互脱离。
为了增加本发明的连接套管以及连接环的耐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连接套管的外表面和连接环的内壁均设置有氮化层,所述氮化层的厚度为0.1-0.2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惠诚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惠诚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0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