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0644.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1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余颖聪;周程艳;胡明烨;陈孟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人民医院;余颖聪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48;A61P1/00;A61P1/08;A23L33/105;A23P1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姜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九蒸九晒干姜,加入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超声处理至少30min,得姜辣素浸膏,经柱层析分离获得有效成分,采用冷冻干燥法将其制成冻干粉;称取上述冻干粉和辅料混合,以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作为润湿剂,搅拌后快速过80目筛制粒,将湿颗粒室温放置过夜后整粒,装胶囊。本发明的干姜胶囊可用于温胃散寒,用于寒邪客胃或脾胃虚寒所致胃脘疼痛,呕吐清涎,可用于日常保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及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姜的药用价值大,范围广,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还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姜药用可分鲜姜、干姜和泡姜;干姜,又名老姜片等,系生姜的宿根挖出后洗净杂质切片晒干或微火烘干而成。被中医称为“温中回阳第一要药”。干姜性热而偏燥,以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化痰为主,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胜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尤为适宜;又因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复脉,其效甚佳。本发明开发一种基于干姜的暖胃胶囊,可用于日常胃部保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干姜胶囊可用于温胃散寒,用于寒邪客胃或脾胃虚寒所致胃脘疼痛,呕吐清涎,可用于日常保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姜胶囊的制备方法,取九蒸九晒干姜,加入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超声处理至少30min,得姜辣素浸膏,经柱层析分离获得有效成分,采用冷冻干燥法将其制成冻干粉;称取上述冻干粉和辅料混合,以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作为润湿剂,搅拌后快速过80目筛制粒,将湿颗粒室温放置过夜后整粒,装胶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九蒸九晒干姜还可采用如下方法简易制得:
将存储两年以上的老娘姜洗净将切好的姜片置于竹屉上蒸50min,取出后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在60℃下连续烘干60min
所述的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的用量为九蒸九晒干姜的10倍。
所述的柱层析分离采用的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采用梯度洗脱,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梯度分别为7:1、3:1、1:1(v/v)。
所述的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其用量为药辅总质量的50%。
所述的辅料采用玉米淀粉。根据文献查到姜辣素类物质为油状且不溶于水,故选择具有崩解剂的作用的辅料,保证内容物的正常崩解;又因为有效成分比较粘稠,故采用稀释剂使有效成分相对均匀。综合多种因素,选择兼有稀释剂和崩解剂作用的玉米淀粉作为辅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干姜胶囊采用九蒸九晒干姜为原料,获取姜辣素浸膏后,提取有效成分与敷料混合,制得干姜胶囊;本发明充分利用九蒸九晒干姜中的姜辣素类物质,该胶囊可作为日常保健食品药品用于散寒暖胃。
附图说明
图1是干姜在九蒸九晒过程中挥发油的含量变化;
图2是大鼠食量变化趋势图(“*”为P<0.05,“**”为P<0.01);
图3是大鼠摄水变化趋势图(“*”为P<0.05,“**”为P<0.01);
图4是大鼠体重变化(“*”为P<0.05,“**”为P<0.01);
图5是大鼠肛温变化(“*”为P<0.05,“**”为P<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人民医院;余颖聪,未经温州市人民医院;余颖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0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