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热还原氮化制备氮化钛的原料组合物及氮化钛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0691.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乖宁;王长民;王永钢;邓孝伯;黄可行;王长秀;赵基树;沙志忠;唐琪;姚攀;江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76 | 分类号: | C01B21/07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黄鑫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氮化 制备 原料 组合 方法 | ||
1.碳热还原氮化制备氮化钛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二氧化钛100份、碳质还原剂25~29份、铁和/或铁氧化物0.6~1份,以Fe的质量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二氧化钛100份、碳质还原剂26~29份、铁和/或铁氧化物0.6~0.9份,以Fe的质量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二氧化钛以高钛渣和/或钛白粉的形式加入,所述高钛渣中Ti含量≥9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碳质还原剂选自石墨和/或碳黑。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是:铁和/或铁氧化物的粒度为-80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是:铁和/或铁氧化物的粒度为-200目。
7.氮化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取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加入粘结剂,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在氮气气氛中加热,即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加入粘结剂5~20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加入粘结剂8~15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加入粘结剂10份。
11.如权利要求7~10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粘结剂选自水、淀粉、聚乙烯醇中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在氮气气氛中加热的温度由400℃升高至140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在氮气气氛中加热包括预热阶段、过渡阶段和烧结阶段,其中,预热阶段的加热温度由400℃升高至700℃,加热时间为2~5小时;过渡阶段的加热温度由700℃升高至1000℃,加热时间为3~5小时;烧结阶段的加热温度为1000℃升高至1400℃,加热时间为6~9小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预热阶段的加热时间为3~4小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过渡阶段的加热时间为3~4小时。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烧结阶段的加热时间为7~9小时。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混合均匀为混合30分钟;
所述压制成型的压力为7~9MPa;
压制成规格为50mm×50mm×30mm;
压制成型后先进行干燥,再在氮气气氛中加热;
所述氮气气氛的压力≥0.3MPa;
所述加热在推板窑内加热;
所述加热结束后冷却至温度≤60℃出窑。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压制成型后先于180~200℃进行干燥,再在氮气气氛中加热。
1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压制成型后先干燥2小时,再在氮气气氛中加热。
2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结束后依次进行氮气冷却2小时和水冷却2小时,冷却至温度≤60℃出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06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驱动、微区、定位离子插层及图案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叠氮化钠的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