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0819.4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超;杨文政;陈豪昇;萧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27/20;B32B33/00;B29D7/01;C08L67/02;C08K7/18;C08K3/22;C08K3/26;C08K3/30;C08K3/32;C08K3/38;C08K3/28;C08K3/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付文川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包括:
一聚酯树脂基层,所述聚酯树脂基层具有1微米至100微米的一厚度;以及
一雾面层,形成于所述聚酯树脂基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雾面层具有1微米至100微米的一厚度;其中,基于所述雾面层的总重为100wt%,所述雾面层包含有:
(1)50wt%至95wt%的聚酯树脂基质;其中,所述聚酯树脂基质的固有黏度(IntrinsicViscosity)是介于0.5dL/g至0.8dL/g之间;
(2)0.01wt%至5wt%的高黏度聚酯树脂;其中,所述高黏度聚酯树脂分散于所述聚酯树脂基质中,并且所述高黏度聚酯树脂的固有黏度是介于0.9dL/g至1.1dL/g之间;
(3)0.3wt%至40wt%的多个填料粒子;其中,多个所述填料粒子也分散于所述聚酯树脂基质中,并且多个所述填料粒子的平均粒径是介于0.1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填料粒子进一步区分为:
多个第一填料粒子,具有一第一平均粒径;及
多个第二填料粒子,与多个所述第一填料粒子彼此混掺、且具有一第二平均粒径;
其中,所述第一平均粒径是介于0.15微米至2微米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平均粒径是介于2微米至10微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均粒径与所述第二平均粒径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1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面层的远离所述聚酯树脂基层的一侧表面具有介于200纳米至1,000纳米之间的一平均粗糙度(Ra),并且所述双轴延伸聚酯薄膜的整体具有不小于80%的一透明度、不大于60%的一光泽度、及不小于4%的一雾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树脂基层、所述聚酯树脂基质、及所述高黏度聚酯树脂的材料皆是由二元酸与二元醇通过缩合聚合反应而获得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填料粒子的材料及多个所述第二填料粒子的材料分别选自由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铈、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硼、氧化钙、碳酸钙、碳酸钡、钛酸锶、钛酸钡、钛酸钙、钛酸镁、硫酸钙、硫酸钡、磷酸锂、磷酸钙、磷酸镁、氮化硼、氮化铝、碳黑、滑石、高岭土、及交联聚合物颗粒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树脂基层包含有多个另一填料粒子,所述聚酯树脂基层中的多个所述另一填料粒子的重量百分浓度低于所述雾面层中的多个所述填料粒子的重量百分浓度,并且所述聚酯树脂基层中的多个所述另一填料粒子的重量百分浓度不大于所述雾面层中的多个所述填料粒子的重量百分浓度的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面层的外表面定义为一雾面,并且所述聚酯树脂基层的外表面定义为一平坦面;其中,所述双轴延伸聚酯薄膜的雾面粗糙度比上平坦面粗糙度的比值不小于1.5,并且所述双轴延伸聚酯薄膜的雾面光泽度比上平坦面光泽度的比值不大于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08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