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暖分户温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1018.X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翟群芳;彭沐鑫;刘胜青;鲁芬豹;崔翔;曹伟;余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德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李新昂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暖 分户 温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采暖分户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层,用于根据流量、回温情况来调节水力粗调以达到水力平衡,进一步用于热力计量、热力缴费、热力开通以及户内温度的调节,还用于欠费用户热力的关停和提醒;
中间层,用于采集流通的热量信息,进一步通过控制热力管网的流量以及流速,从而来控制温度的高低,同时控制热力管道的关闭;
用户层,用于调节环境温度的高低、查看个人信息和在线缴费,并与所述平台层进行通讯;
所述平台层包括平台控制软件和服务器,所述中间层包括采集控制模块和热力控制阀,所述用户层包括APP控制模块和温控器;
所述采集控制模块和APP控制模块分别和所述平台层连接,所述采集控制模块和所述温控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暖分户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控制模块包括采集器和热量表,所述热量表连接在热力管道的进水管上,所述热力控制阀连接在热力管道的回水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暖分户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表和热力控制阀通过总线分别连接所述热力控制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暖分户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为ModBus总线或RS485总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暖分户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还包括第一无线模块,所述采集器包括第二无线模块;所述温控器通过第一无线模块连接所述采集器,所述采集器通过第二无线模块连接所述平台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暖分户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为NB模块、4G模块或Lora模块;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为4G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暖分户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表为超声波热量表;所述热力控制阀为物联网温度平衡阀,所述物联网温度平衡阀调节精度为1/100以上。
8.一种采暖分户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温控器检测室内当前温度,并调至预设温度,将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发送至采集器;所述采集器根据收到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发送控制指令至热力控制阀,热力控制阀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整阀门开度;
在调节室内当前温度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热量表将流量、供水温度发送至所述采集器,所述热力控制阀发送回水温度至所述采集器,所述采集器将该采集数据发送至平台控制软件,所述平台控制软件将采集数据存入服务器;
步骤S2:所述平台控制软件通过检索服务器中对应用户的预缴热费情况和房间建筑参数,并根据管网供热能力来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采集器;
步骤S3:所述采集器收到控制指令并发送调节指令至热力控制阀,通过调节热力控制阀的开度以控制分配供热上限流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暖分户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平台控制软件接收热力控制阀与热源端的距离,并通过判断该距离与距离设定值的大小来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均衡设定所述热力控制阀的上限开度;若热力控制阀与热源端的距离小于距离设定值,则发送增加热力控制阀开度上限的控制指令;若热力控制阀与热源端的距离大于距离设定值,则发送减小热力控制阀开度上限的控制指令。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暖分户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当前室内温度的方法,还包括:通过APP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到平台控制软件,所述平台控制软件接收相应控制信号后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到所述采集器,所述采集器接收到所述的第一控制指令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热力控制阀,进而调节热力控制阀的阀门开度以达到预置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德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德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10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层大跨度成形网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版本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