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超声辐射力场产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1890.4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0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安玉;赖蛟娇;居冰峰;戴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42;C12M1/36;C12M1/00;C12N5/07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软骨 体外 培养 超声 辐射 力场 产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超声辐射力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超声换能器(1)、连接架(2)、升降台(3)、固定底座(4)、导向环(5)和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装置(6)、超声发射接收装置(7)、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和示波器(9);
升降台(3)包括固定端与运动端,升降台(3)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固定底座(4)上,固定底座(4)为包含圆柱形内凹的方形平台,连接架(2)固定在升降台(3)的运动端上,超声换能器(1)固定在连接架(2)上,导向环(5)固定在固定底座(4)的圆柱形内凹内,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装置(6)通过导向环(5)的限制定位和固定底座(4)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圆柱形内凹内,超声发射接收装置(7)连接超声换能器(1),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连接所述超声换能器(1),所述示波器(9)连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
所述的升降台(3)为齿轮齿条啮合升降台,所述的固定端为T形固定板,所述T形固定板横板的长度方向有对称的两个U形槽,U形槽位于横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可在一定范围内左右调节升降台(3)的位置,U形槽与固定底板4上的螺纹孔配合,通过螺纹连接固定锁紧升降台(3),所述T形固定板的竖直端安装有齿条,齿条安装于T形固定板竖直端的中心位置;所述的运动端为包含内置齿轮的方形块,所述的内置齿轮与固定端的齿条啮合,通过手动调节内置齿轮,实现方形块的上下运动;
所述的连接架(2)为T形连接件,所述T形连接件的横端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所述升降台(3)的运动端上,所述T形连接件的长端的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固定超声换能器(1)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与所述T形连接件的长端的底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一侧横向设置有螺纹通孔,另一侧设置有配套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微小改变圆柱孔的大小,锁紧超声换能器(1);
所述超声换能器(1)为线聚焦超声换能器;
所述导向环(5)为含微小缺口的空心环,所述微小缺口关于导向环(5)圆心对称的内环处有导向齿,所述导向环(5)的外环与所述固定底座(4)上的圆柱形内凹内相配合,所述导向环(5)的内环与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装置(6)的培养皿配合,所述导向环(5)的导向齿与培养皿的基底结构配合,限制培养皿的旋转;所述导向环(5)的微小缺口中心与导向环(5)圆心以及升降台(3)的齿条中心成一条直线,所述导向环(5)通过固定胶固定在固定底座(4)的圆柱形内凹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超声辐射力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4)的两端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对称中心与圆柱形内凹的轴向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块横向有相对设置的螺纹孔,通过螺纹结构固定所述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装置(6),所述固定底座(4)的圆柱形内凹的轴向中心与连接架圆柱孔的轴向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超声辐射力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装置(6)包括培养皿、培养基、工程软骨细胞、培养箱,用于体外培养工程软骨细胞;所述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装置(6)中的培养液的高度大于所述超声换能器(1)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超声辐射力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发射接收装置(7)通过电缆连接所述超声换能器(1),用于激发超声换能器(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超声辐射力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基于高速运算放大器,具体型号为LMH6629,所述的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与示波器(9)进行配合,确定超声换能器(1)发射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所述的一种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超声辐射力场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电缆连接超声换能器(1)与超声发射接收装置(7);
步骤(2).通过手动调节升降台(3)的内置齿轮控制超声换能器(1)的发射头与培养装置的上下距离,使超声换能器(1)的发射头浸入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装置(6)的培养基中;
步骤(3).通过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确定培养基中超声换能器(1)的发射头的焦距,使工程软骨处于超声换能器(1)的发射头的焦点处;
根据距离等于波形的周期T与培养基中声速c的乘积,通过示波器(9)获得超声换能器(1)的发射头与工程软骨的距离L;通过上下调节超声换能器(1)的发射头的位移,根据波峰幅值的大小,确定处于波峰最大值处的焦点位置;
步骤(4).通过旋转超声换能器(1),与导向环(5)及工程软骨培养装置(6)相配合,确定超声辐射力场方向;
步骤(5).将示波器(9)的波形上传至电脑上位机,通过电脑上位机计算获得声强,通过获得的声强对超声换能器(1)的发射头位置进行实时调控;
步骤(6).设置相应的频率、发射能量大小及重复频率大小,启动超声发射接收装置(7),激发超声换能器(1)产生超声辐射力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18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