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快速确定建筑物模型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2238.4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7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姚小彬;马明亮;魏文荣;武力;杨红彩;王安然;姚俊;李英;任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快速 确定 建筑物 模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快速确定建筑物模型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初始的待建建筑物模型;确定所述待建建筑物的柱构件和墙构件的轴压比限值;确定当前的待建建筑物模型的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第一受荷值;根据当前的待建建筑物模型的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第一受荷值和该支撑构件的轴压比限值,确定该房间的支撑构件的截面尺寸;根据已确定的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截面尺寸更新当前的待建建筑物模型,以获取待建建筑物更新模型,并确定所述待建建筑物更新模型的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第二受荷值;根据第一受荷值和第二受荷值,确定所述待建建筑物的优化模型。本发明能够自动对支撑构件的截面尺寸进行优化,极大的提高了确定模型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设计信息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BIM快速确定建筑物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大力推广发展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目前已经在设计,施工,运维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在工程设计阶段,结构采用BIM设计较为滞后;主要原因是三维BIM结构设计没有二维效率高,建筑BIM模型和国内外主流结构设计软件之间没有有效的融合,导致大多数设计院采用“逆向设计”方法,即:先进行常规的建筑、结构设计,最终得到二维的施工图之后,再进行三维翻模,建立BIM模型,这显然没有充分发挥BIM设计的优势;目前,要想达到“正向设计”,我们需要建筑师先进行三维BIM模型搭建,然后结构工程师通过结构设计软件部分加载已有BIM模型或者根据二维方案图重新搭建设计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将设计结果反馈到BIM模型,这就使得BIM和结构设计之间有一道鸿沟,要么结构设计师重新建立模型,要么部分加载BIM模型,再进行逐项核对修改模型,导致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效率低下,同时由于设计之前对于梁柱墙等构件的估算误差偏大,最终导致我们的“正向设计”效率很低。
通常我们BIM建模之前,需要结构工程师的配合,根据建筑方案的层数,建筑所在的位置,建筑类型等等,对于梁柱墙等进行截面的估算,然后根据估算的结果进行BIM模型的搭建;首先这本身是一种估算,此外由于设计师水平的参差不齐,另外结构复杂程度的差异等问题,最终将导致我们的模型与最终计算完后的实际结果差别较大,这就注定会使得BIM模型后期修改工作极大。
因此,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搭建建筑物模型的方法,以提高建模速度,提高正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BIM快速确定建筑物模型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快速准确的搭建建筑物模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快速确定建筑物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确定初始的待建建筑物模型;
根据待建建筑物的房屋总高度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建建筑物的柱构件的轴压比限值和墙构件的轴压比限值;
确定当前的待建建筑物模型的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第一受荷值,所述支撑构件为柱构件或墙构件;
根据当前的待建建筑物模型的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第一受荷值和该支撑构件的轴压比限值,确定该房间的支撑构件的截面尺寸;
根据已确定的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截面尺寸更新当前的待建建筑物模型,以获取待建建筑物更新模型,并确定所述待建建筑物更新模型的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第二受荷值;
根据每个房间的支撑构件的第一受荷值和第二受荷值,确定所述待建建筑物的优化模型。
优选地,其中所述根据待建建筑物的房屋总高度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建建筑物的柱构件的轴压比限值和墙构件的轴压比限值,包括:
根据所述待建建筑物的房屋总高度和位置信息确定抗震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2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基岩屑的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弹易碎前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