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斗轮机自动寻址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2405.5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5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魏勇;江学文;叶君辉;李楠;金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集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B65G43/00;B65G6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寻址 煤堆 北斗卫星 目标位置 编码器 轮机 大车 系统工作可靠性 参数设置界面 定位数据转换 安全状态 定位坐标 控制提供 人工干预 任何位置 三维模型 三维数据 寻址过程 可视化 平稳性 保证 料堆 悬臂 寻址 种斗 回转 | ||
1.一种斗轮机自动寻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三维建模算法建立煤堆的三维模型,并按照分层取料高度,计算出煤堆分层层数、各层的包围线和煤堆回转起止位置,并建立煤场的三维煤堆分布图;
步骤二:将煤堆起止位置、煤堆分层层数、煤堆回转起止位置换算为取料作业点目标大车位置、目标悬臂俯仰角度、目标悬臂回转角度;
步骤三:斗轮机机构进行动作时,实时通过北斗精确定位系统获得卫星精确定位信息;PLC控制器将卫星精确定位信息转换为大车位置、悬臂俯仰、回转角度数据,并与编码器定位系统检测的大车位置、悬臂俯仰、回转角度数据进行比对:若对比没有偏差,将当前大车位置、悬臂俯仰、回转角度数据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控制斗轮机机构连续动作,直到斗轮机机构到达目标位置;当二者存在偏差时,系统提出警告,在更大偏差时系统自动停止作业,等待进行偏差消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斗轮机自动寻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利用空间坐标转换算法,将卫星精确定位信息经度、纬度和高程(x,y,z)数据实时转化为俯仰角度、回转角度、大车位置,其算法如下:
斗轮机轨道水平布置,通过调试测得参数,设分别为起点坐标(x0,y0),终点坐标(x1,y1),起点终点间距L,大车俯仰回转中心的高程为z0,且其至北斗定位天线的距离长为l0;通过北斗精确定位系统实时获得北斗信号接收天线的经纬度、高程坐标为(x,y,z),则斗轮机的大车位置d(即大车俯仰回转中心与起点的距离)、悬臂俯仰角度α、回转角度β分别为:
α=arcsin((z-z0)/l0)
3.根据群里要求1所述一种斗轮机自动寻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斗轮机启动,往目标大车位置移动时,大车后退一个步长,确保斗轮完全离开原先的作业位置;悬臂俯仰上升至俯仰上限位角度,确保斗轮底部不会碰到煤垛顶部;
根据目标回转角度,将悬臂回转至靠近左、右侧轨道的安全行走回转角度,且悬臂回转不会跨越轨道线;根据目标大车位置与斗轮机大车当前的位置,来确定是控制大车前进还是控制大车后退至目标大车位置;
大车行走至目标大车位置后,取料模式下首先悬臂回转至目标回转角度,然后悬臂俯仰下降至目标俯仰角度;堆料模式下首先悬臂回转至目标回转角度,然后悬臂俯仰下降至距离地面4米高的目标俯仰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斗轮机自动寻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后退步长距离为2米至4米,悬臂俯仰上升至上限位角度,若悬臂初始位置在左场,则回转至-5至-15度,若悬臂初始位置在右场,则回转至5至1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集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集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4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高度实时调节平台
- 下一篇:一种机电式自动调平系统及调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