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终端、三相不平衡调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2446.4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田二胜;朱国栋;杜路路;粟忠来;边伟;原利敏;王韬尉;沈传志;黄蓉;郭维雅;汪兴宁;李春蕾;张小明;程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终端 三相 不平衡 调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三相不平衡调控方法及系统,控制终端根据换相开关的个数确定换相开关的所有换相组合形式,并计算各个换相组合形式下的不平衡度,选取不平衡度最小的换相组合形式为最优换相路径,按照该最优换相路径控制对应的换相开关执行换相动作,完成了三相不平衡的调控过程。该控制终端以不平衡度最小作为控制目标,进行三相不平衡调控时,通过遍历所有的换相组合形式得到最优换相路径,确保了所得到的最优换相路径是全局最优,从而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而且该控制终端中的计算过程简单,不平衡度中的最小值较容易确定,能够提高三相不平衡调控效率,保证换相开关能够适用于光伏、储能等发电负荷支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终端、三相不平衡调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低压配电网中配电变压器是连接配电线路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其安全稳定运行是保证用户用电的基础,然而,目前大量配电变压器存在三相不平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效益和用户的电能质量,同时也危害了人身、设备的安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使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将成为必然。申请公布号为“CN10896409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换相开关集群控制的低压配网三相不平衡治理系统及方法,该专利申请的方法在计算得到三相分支线路始端不平衡度后,判断三相分支线路始端不平衡度/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线路不平衡度超出规定数值后,实时采集各低压用户换相开关各支路的电流、相序等数据,运用遗传优化算法进行计算,得到最优换相指令,将换相指令下发给某一个或几个换相开关,使得三相分支线路的始端/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线路满足三相不平衡度的要求。该方法使用遗传算法来得到最优换相指令,由于遗传算法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陷入局部最优的现象,从而导致最终计算出来的最优换相指令并非全局最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不平衡调控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遗传算法来计算最优换相指令使得最终计算得到的最优换相指令并非全局最优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三相不平衡调控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遗传算法来计算最优换相指令使得最终计算得到的最优换相指令并非全局最优的问题;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用于解决该控制终端采用遗传算法来计算最优换相指令使得最终计算得到的最优换相指令并非全局最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不平衡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换相开关的个数,确定换相组合形式;
2)在不同的换相组合形式下,计算各个换相组合形式下对应的不平衡度;
3)将不平衡度最小的换相组合形式作为最优换相路径,根据最优换相路径,控制对应的换相开关执行换相动作。
该三相不平衡调控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换相开关的个数确定换相开关的所有换相组合形式,并计算各个换相组合形式下的不平衡度,选取不平衡度最小的换相组合形式为最优换相路径,按照该最优换相路径控制对应的换相开关执行换相动作,完成了三相不平衡的调控过程。该方法以不平衡度最小作为控制目标,进行三相不平衡调控时,通过遍历所有的换相组合形式得到最优换相路径,确保了所得到的最优换相路径是全局最优,从而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而且该方法的计算过程简单,不平衡度中的最小值较容易确定,能够提高三相不平衡调控效率,保证换相开关能够适用于光伏、储能等发电负荷支路。
进一步地,为了得到各个换相组合形式下对应的不平衡度及提高不平衡度计算准确度,所述计算各个换相组合形式下对应的不平衡度的过程包括:
确定各个负荷所连接的换相开关所处的相位;获取各个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各相的总负荷有功功率和各相的总负荷无功功率;
根据各个换相开关所处的相位、各个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各相的总负荷有功功率和各相的总负荷无功功率,计算得到不可移动的有功功率和不可移动的无功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