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光电转化器件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2616.9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天;杨敏;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16 | 分类号: | C07D213/16;C07D239/26;C07D251/24;C07D401/04;C07D401/10;C07D401/14;H01L51/54;H01L51/50;H01L5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光电 转化 器件 电子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光电转化器件及电子装置,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该化合物能够降低光电转化器件的工作电压、提高光电转化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器件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合物、光电转化器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光电转化器件受到广泛应用,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作为新一代显示装置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常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由阳极、阴极以及设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层构成。当向阴极和阳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与阳极侧的空穴同时向发光层移动,且其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从激发态变为基态的过程对外发光。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高温下驱动时会出现工作电压上升、发光效率降低和寿命缩短等问题,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专利文献CN200980125130.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降低工作电压、提高发光效率,并延长器件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其中,Y选自:
X1、X2以及X3分别独立地选自:碳或氮;
L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29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30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29杂芳烷基;
Ar1,Ar2及Ar3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29的杂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30的杂芳基;
所述Ar1、Ar2、Ar3以及L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氘、氰基、硝基、卤素、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4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24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24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24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24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24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24的杂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24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4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4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4的烷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24的芳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4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24的芳烷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4的杂芳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4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氧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芳硫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电转化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
所述功能层包含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