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PVC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2726.5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1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诸克敏;诸俊博;王成伟;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可尔海思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8/07;C08L27/06;C08L51/06;C08L91/00;C08K13/04;C08K7/10;C08K3/26;C08K7/24;B29K27/06 |
代理公司: | 34120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芳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玄武岩 聚氯乙烯 钙锌复合稳定剂 双螺杆挤出机 活性炭吸附 压延成型 短纤维 色母粒 冷却 切割 挤出 轻质碳酸钙 活性炭 使用性能 层压 相叠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PVC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PVC基板的制备:将PVC与30‑45份玄武岩短纤维增强增强聚氯乙烯、5‑8份钙锌复合稳定剂、6‑10份轻质碳酸钙、0‑2份色母粒混合均匀;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压延成型,冷却,切割,得PVC基板;(2)PVC面板的制备:将30份PVC与10‑15份玄武岩短纤维增强增强聚氯乙烯、2‑3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50‑220份活性炭、0‑1份色母粒混合均匀;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压延成型,冷却,切割,得PVC面板;(3)将PVC面板与PVC基板相叠,层压。本发明制备得到的PVC板可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可保持PVC板表面较强的活性炭吸附功能,得到的PVC板整体易于加工,使用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PVC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板材是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生产的板材,具体就是以聚氯乙烯及其共聚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填料、增塑剂、稳定剂等辅料,在片状连续基材上,经涂敷工艺或经压延、挤出或挤压工艺生产而成。由于具有防水、阻燃、耐酸碱、防蛀、质轻、表面光洁平整不变形、易于加工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PVC板材已经成为常见的热成型材料,能替代部分不锈钢和其它耐腐蚀合成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化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家具作为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因此,家具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家具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室内环境,如果不采用环保材质,则有可能对室内环境的污染,而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活性炭对室内有害气体进行吸附,而单独采用活性炭进行室内有害气体吸附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活性炭的使用成本,同时也比较不便。
申请号为CN20161089686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PVC板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热固性酚醛树脂、乙醇、活性炭、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硅藻土、PVC树脂粉末;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基料,然后制备PVC薄膜,再将具有吸附功能的基料均匀涂于薄膜的上表面,经压板机压制成板。上述工艺过程中无需高温步骤,不会对活性炭造成损坏,确保活性炭物质的良好吸附效果。但是其整体结构中,由于树脂含量较大,活性炭多被包裹树脂之中,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PVC板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PVC板可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可保持PVC板表面较强的活性炭吸附功能,得到的PVC板整体易于加工,使用性能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PVC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PVC基板的制备:将100份PVC与30-45份玄武岩短纤维增强增强聚氯乙烯、5-8份钙锌复合稳定剂、6-10份轻质碳酸钙、0-2份色母粒混合均匀;将混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压延成型后,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切割,得到PVC基板;
(2)PVC面板的制备:将30份PVC与10-15份玄武岩短纤维增强增强聚氯乙烯、2-3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50-220份活性炭、0-1份色母粒混合均匀;将混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压延成型后,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切割,得到PVC面板;
(3)将PVC面板与PVC基板相叠后,送入层压设备进行层压,制备得到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PVC板。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PVC基板的厚度为1-8mm。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PVC面板的厚度为0.5-3mm。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活性炭的平均粒径为100-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可尔海思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可尔海思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制品凝胶注模成型模具
- 下一篇:由非卷曲织物形成复合制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