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2755.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张兵;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60 | 分类号: | B01D53/60;B01D53/78;B01D53/81 |
代理公司: | 34120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慕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工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框 处理塔 循环输送带 存储槽 驱动辊 干湿一体化 驱动机构 外环部 雾化管 风刀 脱硫脱硝装置 布局设计 扩展应用 烟气进管 占用空间 支架固定 转动电机 转动支撑 出风口 接触网 两用塔 内环部 收液管 投药管 贯穿 底端 均布 托板 外壁 斜对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处理塔,处理塔的下部接有烟气进管,底部接有收液管,中部设有圆框座Ⅰ和圆框座Ⅱ,圆框座Ⅰ的内侧均布有接触网,圆框座Ⅰ外侧贯穿连通有雾化管,处理塔外壁通过支架固定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带驱动辊的转动电机,圆框座Ⅱ中转动支撑有循环输送带,循环输送带由外环部、连接部和内环部构成,外环部套设在驱动辊的外侧,连接部贯穿圆框座Ⅱ及处理塔,驱动辊的上方设有投药管,循环输送带开设有存储槽,存储槽的底端设有托板,雾化管的上方固定有风刀,风刀的出风口斜对着循环输送带的存储槽。本发明将处理塔设为干湿一体化两用塔体,占用空间小,利于小型化布局设计,便于扩展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目前大多处于研究和工业示范阶段,但由于其在一套系统中能同时实现脱硫和脱硝,特别是随着对NOX控制标准的不断严格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正受到各国的日益重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烟气脱硫和烟气脱硝的组合技术;第二类是利用吸附剂同时脱除SOX和NOX;第三类是对现有的烟气脱硫系统进行改造,增加脱硝功能。工业锅炉烟气中SOX和NOX的浓度不高,但总量很大。若用两套装置分别脱硫和脱硝,不但占地面积大,而且投资、管理、运行费用也高。
为此,公开号为CN107008129A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锅炉或窑炉,作为干法脱硫脱硝处理的实施场所;吸收塔,作为湿法脱硫脱硝处理的实施场所;干法供料机构,与所述锅炉或窑炉连通,用于向所述锅炉或窑炉内加入干法脱硫脱硝所用的脱除剂;湿法供料机构,与所述吸收塔连通,用于向所述吸收塔内加入湿法脱硫脱硝所用的脱除剂;所述锅炉或窑炉和所述吸收塔之间连接有连通管。但是这种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其干法供料机构和湿法供料机构相互独立,占用较大空间,又不利于小型化布局设计,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处理塔,所述处理塔为干湿一体化两用塔体,所述处理塔的下部接有烟气进管,底部接有收液管,所述处理塔的中部设有圆框座Ⅰ和圆框座Ⅱ,所述圆框座Ⅰ的内侧均布有若干层增大接触面积用的接触网,所述圆框座Ⅰ外侧贯穿连通有位于处理塔外的雾化管,所述处理塔外壁位于远离雾化管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带驱动辊的转动电机,所述圆框座Ⅱ中转动支撑有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由外环部、连接部和内环部构成,所述外环部通过连接部与内环部连接,所述外环部套设在驱动辊的外侧,所述连接部贯穿圆框座Ⅱ及处理塔,所述驱动辊的上方设有投药管,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端向内开设有存储槽,所述存储槽的底端设有托板,所述处理塔外壁位于雾化管的上方固定有风刀,所述风刀的出风部位于处理塔内部,且出风部的出风口斜对着循环输送带的存储槽,利用风力能够将存储槽中的脱除剂吹出。
进一步地,上述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中,所述驱动辊的外侧设有齿棱,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内侧均布有与齿棱配合的防滑棱槽。
进一步地,上述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中,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外环部上方设有挡料板,挡料板固定在处理塔上。
进一步地,上述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中,所述投药管的端部伸入存储槽2-3mm。
进一步地,上述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中,所述托板上均布有透气孔,且透气孔的孔径小于脱除剂的粒径。
进一步地,上述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中,所述圆框座Ⅱ位于内环部的上方也固定有若干层增大接触面积用的接触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