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3196.6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冯绍杰;曾智强;朱勇发;邱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5 | 分类号: | H02J5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系统 | ||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所述发射装置包括逆变电路和两个发射电极;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逆变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两个发射电极一一连接,所述两个发射电极分别设置在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后壳和边框;所述逆变电路将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到所述两个发射电极,以使所述两个发射电极产生电场;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两个接收电极和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与所述两个接收电极一一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两个接收电极分别设置在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后壳和边框,所述两个发射电极与所述两个接收电极不正对放置;所述两个接收电极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产生交流电,并将产生的交流电传输到所述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出给所述负载,以为所述负载供电;
所述两个发射电极中的一个发射电极与所述两个接收电极中的一个接收电极通过第一传输介质耦合,所述第一传输介质的电导率大于空气的电导率;
所述两个发射电极中的另一个发射电极与所述两个接收电极中的另一个接收电极通过空气耦合;或者,所述两个发射电极中的另一个发射电极与所述两个接收电极中的另一个接收电极通过第二传输介质耦合,所述第二传输介质的电导率大于空气的电导率,所述第二传输介质和所述第一传输介质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第一补偿电路,所述第一补偿电路连接在所述逆变电路与所述两个发射电极之间,所述第一补偿电路用于补偿所述发射装置与所述接收装置之间的容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电路还用于将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的电压升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二补偿电路,所述第二补偿电路连接在所述两个接收电极与所述整流电路之间,所述第二补偿电路用于补偿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发射装置之间的容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补偿电路还用于将所述两个接收电极中产生的交流电的电压降低。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发射电极与所述第一传输介质接触,或者所述一个发射电极与所述第一传输介质之间的距离大于0且小于第一距离。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接收电极与所述第一传输介质接触,或者所述一个接收电极与所述第一传输介质之间的距离大于0且小于第二距离。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发射电极为所述发射装置所在的无线充电发射设备的金属结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一个发射电极位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设备的外壳的内侧。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接收电极为所述接收装置所在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金属结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一个接收电极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外壳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31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