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泄露监控方法以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3944.0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尹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触点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55;H04L29/06;H04L29/08;G06F16/906;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泄露 监控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泄露监控方法以及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客户端通过注册模块对自身的身份信息进行注册,身份信息输入模块中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然后传输至信息核对模块中对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最后经过信息认证模块对核对完成的信息进行验证,即可注册使用权限,然后将注册的身份信息传输至处理中心,S2、当需要检索信息的时候,本发明涉及信息防护技术领域。该信息泄露监控方法以及装置,通过对用户搜索的敏感词进行检测,并对可疑文件进行检测,从而找到信息泄露的源头,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提高了监控的力度,通过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保证了查验信息用户身份的安全性,提高了具体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信息泄露监控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日常办公必备的工具和途径,信息系统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信息的存储、访问控制及传输关键数据,如何防止其信息丢失和泄露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安全的需求,FBI&CSI的一项统计就表明:超过85%的安全威胁来自公司内部,而全球企业数据安全中心Imperva的一项调查也显示,58%的受访者会在被裁员前有意识地带走公司的数据资料,随着企业内部发生的越来越多的泄漏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企业需建立起一套合规进入、授权使用、加密传输、安全存储、审核输出、记录流程的防护流程,才能全面的保护数据安全,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越来越多的使用与日常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通过企业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尤其是近年来从ERP到SOA,成熟的企业已经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而运行发展并壮大;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更是为许多跨地区、跨国家的企业节约了大笔的专线费用,并且提供了信息传送的实时性、可靠性、保密性的保证,电子商务、海外分公司、各地专卖店……企业正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打破地域之间的阻碍,同时还会产生大量如客户资料、营销方案、财务报表、研发数据等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密资料,然而,信息技术本身的双刃剑特性也在组织内网不断显现:强大的开放性和互通性催生了商业泄密、网络间谍等众多灰色名词,“力拓案”、“维基泄密”等事件让信息安全事件迅速升温,信息防泄漏成为企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现有重要信息存储之后,还是存在有信息泄露的现象,现有对信息泄露的监控力度较低,不能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监控,降低了对存储信息的保护力度,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泄露监控方法以及装置,解决了现有对信息泄露的监控力度较低,不能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监控,降低了对存储信息的保护力度,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信息泄露监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客户端通过注册模块对自身的身份信息进行注册,身份信息输入模块中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然后传输至信息核对模块中对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最后经过信息认证模块对核对完成的信息进行验证,即可注册使用权限,然后将注册的身份信息传输至处理中心;
S2、当需要检索信息的时候,通过登录模块登录所注册的账户信息,然后通过身份验证模块进行身份的验证,通过之后,通过访问请求发送模块发送需要访问信息内容的请求;
S3、数据库中的信息都是通过信息录入模块进行录入的,首先对信息进行采集,然后经过信息整理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整理,然后传输至信息分类模块中,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最后通过信息输出模块将分类后的信息进行输出,全部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
S4、信息接收模块接收传输的信息,类别识别模块对接收的信息类别进行识别,然后经过分类存储模块将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经过信息备份模块对分类后的信息进行备份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触点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触点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3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