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及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3959.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9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G1/62 | 分类号: | B64G1/62;B64D17/64;B64D17/32;F42B10/58;F42B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高速 飞行 火箭 回收 方法 | ||
1.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其特征在于,包括任务载荷舱(1)、过渡段(2)、火箭箭体(3)、机舱结构(6)、机翼(8)、尾段(9)、空气舵系统(10)、燃气舵系统(11)、着陆缓冲装置(12)、降落伞系统、气囊系统;所述火箭箭体包括回收舱(4)和主发动机(5);
所述过渡段(2)用于连接所述任务载荷舱(1)和所述回收舱(4);所述回收舱(4)与所述主发动机(5)连接;所述机舱结构(6)与所述主发动机(5)连接;所述机翼(8)安装在所述机舱结构(6)的两侧;所述尾段(9)同时与所述主发动机(5)和机舱结构(6)连接;所述空气舵系统(10)和燃气舵系统(11)均用于飞行控制;
所述降落伞系统用于所述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在亚声速段的减速;所述气囊系统和着陆缓冲装置(12)均用于所述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着陆触地;
所述降落伞系统包括减速伞舱盖(20)、减速伞(13)、主伞舱盖(21)、主伞(14)、伞绳(15)、前吊点(16)、后减速点(17)、第一后吊点(18)、第二后吊点(19);所述前吊点(16)包括前减速点和第一前吊点;
所述减速伞(13)通过伞绳(15)依次与后减速点(17)和前减速点连接;所述主伞(14)通过伞绳(15)同时与第一前吊点、第一后吊点(18)、第二后吊点(19)连接;所述后减速点(17)可分离的安装在所述机舱结构(6)上;
所述减速伞舱盖(20)和主伞舱盖(21)均安装在所述回收舱(4)上,所述回收舱内在所述减速伞舱盖(20)和主伞舱盖(21)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减速伞舱(22)和主伞舱(25);所述减速伞(13)和主伞(14)分别安装在减速伞舱(22)和主伞舱(2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机舱结构(6)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安装在所述主发动机(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载荷舱(1)为升力体外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舵系统(10)的空气舵与燃气舵系统(11)的燃气舵为共轴联动;所述机翼(8)用于为飞行提供升力并为减速提供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系统安装在所述回收舱(4)内;着陆缓冲装置(12)均安装在所述尾段(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舵系统(10)、燃气舵系统(11)、着陆缓冲装置(12)均安装在所述尾段(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系统包括气囊舱盖(24)、气囊;所述气囊舱盖(24)安装在所述回收舱(4)上,所述回收舱内在所述气囊舱盖(24)的对应位置设有气囊舱(23);所述气囊安装在气囊舱(23)内。
8.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增大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攻角,利用机翼(8)使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飞行速度不超过第一预设速度且飞行高度不超过第一预设高度;
步骤二、降落伞系统的减速伞(13)开伞,将伞绳(15)牵引至后减速点(17),使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飞行速度不超过第二预设速度;
步骤三、后减速点(17)解锁,减速伞(13)将伞绳(15)牵引至前减速点后;降落伞系统的主伞(14)开伞,使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飞行速度不超过第三预设速度;
步骤四、当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高度不超过第二预设高度时,气囊系统的气囊充气;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利用气囊和着陆缓冲装置(12)着陆触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还包括雷达测高装置,所述雷达测高装置用于测量可回收高速飞行火箭的飞行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39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形回收飞行器及回收方法
- 下一篇:单自由度四面体可展胞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