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琴弦珠头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5074.0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0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G10D3/1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44254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颜色涂层 珠头 琴弦 透明保护层 防伪 穿透 两端端面 颜色形成 底衬 覆盖 绕线 字标 图案 制造 | ||
一种防伪琴弦珠头及其制造方法,琴弦珠头的两端端面覆盖颜色涂层,所述颜色涂层上设有穿透至琴弦珠头端面的凹槽,所述颜色涂层上设有透明保护层。本发明在珠头的端面覆盖有颜色的颜色涂层作为底衬,然后在颜色涂层上开设穿透至琴弦珠头端面的凹槽,通过凹槽可以看到珠头的端面颜色,两种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凸显出凹槽所形成的防伪字标或图案,消费者更容易辨认;颜色涂层设置在珠头的端面,琴弦的绕线不会刮到颜色涂层;另外,在颜色涂层上增加透明保护层,可以保护颜色涂层,使颜色涂层能够长期保存完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乐器零部件,尤其是一种防伪琴弦珠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琴弦珠头一般为铜质件,其形状为圆柱形,包括侧面和两端端面,珠头上还设有贯穿两端的穿孔。珠头的侧面用于缠绕琴弦,无法做标记,而珠头的端面面积较小,难以打印上logo,即使利用激光打标打上防伪logo,但由于与背景颜色不够鲜明,再加上logo形状较小,消费者也难以辨认。同时,琴弦也有珠头难以辨识的问题,所以目前市场上假冒伪劣的珠头和琴弦产品较多,多半是因为珠头和琴弦无法增加防伪手段,而目前普通的包装袋防伪手段容易被突破,防伪效果较差,目前市面上没有出现能够起到很好防伪的琴弦珠头的产品,琴弦珠头很容易被模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琴弦珠头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辨识效果,从而起到防伪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伪琴弦珠头,琴弦珠头的两端端面覆盖颜色涂层,所述颜色涂层上设有穿透至琴弦珠头端面的凹槽,所述颜色涂层上设有透明保护层。本发明在珠头的端面覆盖有颜色的颜色涂层作为底衬,然后在颜色涂层上开设穿透至琴弦珠头端面的凹槽,通过凹槽可以看到珠头的端面颜色,两种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凸显出凹槽所形成的防伪字标或图案,消费者更容易辨认;颜色涂层设置在珠头的端面,琴弦的绕线不会刮到颜色涂层;另外,在颜色涂层上增加透明保护层,可以保护颜色涂层,使颜色涂层能够长期保存完整。
作为改进,所述琴弦珠头为航空铝件、铜件或铁件。
作为改进,所述颜色涂层为金属油墨层。
作为改进,所述金属油墨层为黑色金属油墨层、红色金属油墨层、粉色金属油墨层、蓝色金属油墨层、紫色金属油墨层或绿色金属油墨层。
作为改进,所述透明保护层由镜面UV光油喷涂而成。
作为改进,所述凹槽通过激光打标形成;所述凹槽的形状形成用于辨识的商标logo或用于区分线型的数字。
本发明防伪琴弦珠头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车削加工成型珠头;
(2)珠头去毛刺抛光;
(3)珠头清洗并烘干;
(4)珠头的两端端面通过丝印覆盖颜色涂层;
(5)颜色涂层烘干;
(6)珠头的两端端面通过激光打标机打标,在颜色涂层上形成凹槽;
(7)在颜色涂层上喷涂镜面UV光油;
(8)UV固化机照射珠头的端面镜面UV光油使其固化形成透明保护层。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
(3.1)将珠头放入抛光剂中浸洗
(3.2)将珠头放入清水中清洗;
(3.3)将珠头放入脱模剂中浸洗;
(3.4)将珠头放入清水中清洗;
(3.5)将珠头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