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用型绵羊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5245.X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林;朱冠群;韩勇;毛凤显;杨洋;粟朝芝;廖加法;王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宏宇畜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盈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8 | 代理人: | 徐洪刚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用 绵羊 选育 方法 | ||
1.一种肉用型绵羊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贵州半细毛羊为母本,无角陶赛特羊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精方式配种得到杂交F1代羔羊,然后留选种母羊;
S2、以S1步骤留选的种母羊为母本,无角陶赛特羊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精方式配种得到杂交F2代羔羊,然后留选种母羊、种公羊;
S3、利用S2步骤留选得到的种母羊、种公羊,连续多年配种得到年龄分别在大于等于1.5岁且小于2.5岁,大于等于2.5岁且小于3.5岁,大于等于3.5岁且小于4.5岁,大于等于4.5岁且小于5.5岁,共4个年龄段的个体,分别留选种母羊、种公羊,得到选育核心群;第一次辅助选育种母羊:采10月龄母羊血样,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FSH基因的β亚基基因,根据基因在每个待选羊个体间的相对表达量,从最低开始,向高逐个淘汰母羊,淘汰数量为待选母羊个体总数的10%;第二次辅助选育种母羊:采下羔羊当天的母羊血样,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PRL基因,根据基因在每个待选羊个体间的相对表达量,从最低开始,向高逐个淘汰母羊,淘汰数量为待选母羊个体总数的10%;辅助选育种公羊:采6月龄公羊血样,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FABP基因,根据基因在每个待选羊个体间的相对表达量,从最低开始,向高逐个淘汰公羊,淘汰数量为待选公羊个体总数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用型绵羊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年龄段从小到大排列,种羊数量占比依次为15~30%、15~30%、15~30%、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用型绵羊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选种母羊均是先在12月龄留选体重≥32kg,毛量≥2.6kg的母羊;再在24月龄留选体重≥40kg,毛量≥3.2kg,毛色、毛长、细度、毛形与贵州半细毛羊一致,无角,无胡须,2个副乳头的母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用型绵羊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选种公羊是先在12月龄留选体重≥38kg,毛量≥3.5kg的公羊;再在24月龄留选体重≥70kg,毛量≥6.0kg,毛色、毛长、细度、毛形与贵州半细毛羊一致,无角,无胡须,2个副乳头,结构匀称,被毛密度适中,套毛呈闭合型,羊毛长度≥12cm,细度50~58支,弯曲明显,呈波浪型大弯,油汗正常,净毛率50~55%,被毛及毛丛均匀,腹毛着生中等的公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用型绵羊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角陶赛特羊不超过6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宏宇畜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贵州宏宇畜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2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质种鸡笼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土鸡的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