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一种梅瓶内膛加工用刀具的梅瓶内膛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5287.3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建;解润海;张杰;曹立波;董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35/00;B23B4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一种 梅瓶内膛加 工用 刀具 梅瓶内膛 加工 方法 | ||
1.应用一种梅瓶内膛加工用刀具的梅瓶内膛加工方法,包括待加工梅瓶,将该梅瓶的内膛底面中心设置为原点,以原点沿横向的延伸方向,即内膛轴向方向设置为Z轴;将原点沿纵向的延伸方向,即内膛径向方向设置为X轴,与XZ所在平面相垂直方向设置为Y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梅瓶的瓶口位置相对安装有一刀具,该刀具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柄的前端部向旁侧弯折,其端部制出一圆形刀头,该圆形刀头与刀柄所呈角度为钝角,所述刀柄相对于Z轴可实现摆转,带动圆形刀头沿XY平面进行周向转动,实现切削;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绘制待加工梅瓶的内膛轮廓,根据内膛轮廓确定最小半径位置AC,其半径设置为Rmin;最大半径位置BD,其半径设置为Rmax;并分别以A和C为端点向内膛轮廓的底面制出与Z轴相平行的线,其交点分别为M和H;
步骤2:应用常规开孔刀,以Rmin为半径制出一通孔;
步骤3:应用内膛加工用刀具进行内膛加工,以相对于最小半径的X向的偏置值为进刀值,进行等高加工;
步骤3.1:将刀具的刀柄后端部设置为F点,圆形刀头位置设置为G点,刀柄和圆形刀头的连接位置设置为E点,∠GEF=α,G点和B点重合状态下,∠BEF=∠GEF=α;Q点为EF的延长线与BD的交点;R为以E点为端点与Z轴相平行的线段与BD的交点;P为最小半径线和BD的交点;S点为Z轴与BD的交点;
步骤3.2:所求刀具相对于Z轴的摆转角度,即为QE和ER之间的夹角∠QER,将该夹角设置为θ,即∠QER=θ,∠BER=∠QER+∠BEQ=θ+∠BEQ=θ+π-α;
步骤3.3:在三角形BER中,
SB=BR+PQ+PS-QR=BE×sin∠BER+AP×tan∠QAP+Rmin/2-RE×tan∠QER=YB;
步骤3.4:进一步带入各自角度所对应的角度关系,
形成求解θ的一元二次方程,该一元二次方程中,BE、AP、YB、Rmin和α均为已知值,因此可计算出θ的值,即得出刀具的摆转角度;
步骤3.5:
XE=XB-BE×sin(π-α+θ)
ZE=ZB-BE×cos(π-α+θ),可得出XZ坐标系中E点的坐标;
步骤3.6:
XF=XE-EF×sinθ
ZF=ZE+EF×cosθ,可得出XZ坐标系中F点的坐标;
步骤4:将每次的进刀值即圆形刀头位置的高度值与原有轨迹进行进刀交叉处理,得到未加工点的数据,若是已经加工完毕的,则沿着原始轨迹运行即可;
步骤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至待加工梅瓶的内膛轮廓全部切削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市天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2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