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线圈对准方法和植入式医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5474.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贺凡波;陆钧;葛俊杰;马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90;H02J7/00;A61B1/04;A61B1/273;A61N1/362;A61N1/378;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电单元 固定盘 驱动装置 植入式医疗设备 无线充电 对准 无线电能传输 连杆转动 送电线圈 线圈调节 信号连接 医疗设备 最优位置 控制器 高效率 线圈组 转动 充电 体内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线圈对准方法和植入式医疗设备,受电单元,包括:固定盘;线圈组,通过连杆转动地与所述固定盘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驱动所述连杆相对所述固定盘转动;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本发明的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以及适用在该受电单元上的线圈对准方法,能够使受电单元的线圈调节到最优位置,与送电线圈实现高效率的无线电能传输。具有该受电单元的植入式医疗设备,能够实现医疗设备在体内高效的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线圈对准方法和植入式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常见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两个线圈,通过电磁感应、电磁共振等原理,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两个线圈一个为供电线圈,一个是受电线圈,为了保证电能传输的效率,都需要二者进行对准。
对于手机、手表等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可以人工调整期位置,以保证两个线圈对齐。而对于一些不易移动的设备,使用无线充电时,就面临着如何使线圈对准,以提高供电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线圈对准方法和植入式医疗设备,以实现线圈的自动对准,保证充电效率。对于植入式医疗设备来说,能够满足充电效率的需求。
本发明的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包括:固定盘;线圈组,通过连杆转动地与所述固定盘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驱动所述连杆相对所述固定盘转动;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
优选的,所述线圈组由第一受电线圈和第二受电线圈组成,所述第一受电线圈的线圈平面和所述第二受电线圈的线圈平面彼此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受电线圈和所述第二受电线圈分别和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受电线圈和所述第二受电线圈彼此连接,且二者中的一个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圈组由多个受电线圈组成,多个所述受电线圈形成球形结构,或者,多个所述受电线圈形成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磁性摆杆;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且二者之间的角度小于180度;所述磁性摆杆固定连接在连杆上,且所述磁性摆杆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由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磁力吸附驱动;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还分别联通于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以90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盘和齿轮棒;所述齿轮盘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所述齿轮棒与所述齿轮盘啮合,且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还联通于所述控制器。
本发明的线圈对准方法,包括:时时检测线圈组的电参数值,当电参数值不符合预定值时,驱动装置驱动线圈组以第一方向转动;当电参数值向靠近预定值变化时,继续以第一方向转动,直至符合预定值;当电参数值向远离预定值变化时,以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符合预定值。
本发明的植入式医疗设备,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工作件、以及上述的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所述受电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本发明的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以及适用在该受电单元上的线圈对准方法,能够使受电单元的线圈调节到最优位置,与送电线圈实现高效率的无线电能传输。具有该受电单元的植入式医疗设备,能够实现医疗设备在体内高效的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线充电的受电单元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