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导磁体系统、核磁共振设备以及核磁共振设备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6087.X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蔡衍卿;钱津;顾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6/04 | 分类号: | H01F6/04;A61B5/055;G01R33/38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磁体 系统 核磁共振 设备 以及 冷却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导磁体系统、核磁共振设备以及核磁共振设备冷却方法。超导磁体系统包括:超导磁体,包括超导线圈以及支撑超导线圈的支架;壳体,设置在超导线圈的外周,与超导线圈或支架共同构成一容纳腔,容纳腔内置有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对超导线圈进行降温;以及热连接导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热耦合冷却介质,第二端延伸至冷源处,用于传导冷量至冷却介质,对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在超导磁体系统中,由于热连接导件可以传递冷量至冷却介质,故冷却介质逐渐发生固化,且固化后的冷却介质均匀包覆超导线圈表面,进而形成良好的热接触。因此,冷却介质可以平复超导线圈上的局部升温现象,从而降低了超导磁体的失超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超导磁体系统、核磁共振设备以及核磁共振设备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磁共振成像设备中,通常使用以铌钛芯铜为基材的超导线绕制超导磁体。因此,超导磁体的整体温度需要降至液氦温区(4.2K)附近以维持超导工作状态。为了达到上述温度,通常采用液氦浸泡超导线圈,但该方法成本较高。
此外,热传导方式同样可以降低超导线圈的温度。热传导方式是采用导热材料将制冷机端的冷量传导至超导线圈,该方法通常采用的具有良好热导率的高纯铜材料。然而,由于高纯铜材料的绝缘保护与良好的热导率互相矛盾,在保证绝缘性的同时会影响超导线圈降温过程,进而存在一定的失超风险。最后,热传导方式中的金属材质导热网络分布不均时,容易引起超导磁体内部的涡流发热,从而导致热量在超导线圈中导热较差的区域累积,同样导致整个超导磁体存在失超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热传导方式存在的失超风险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系统、核磁共振设备以及核磁共振设备冷却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系统,包括:
超导磁体,包括超导线圈以及支撑所述超导线圈的支架;
壳体,设置在所述超导线圈的外周,与所述超导线圈或所述支架共同构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置有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对所述超导线圈进行降温;以及
热连接导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热耦合所述冷却介质,所述第二端延伸至冷源处,用于传导冷量至所述冷却介质,对所述冷却介质进行降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弧形片状结构,且沿所述超导线圈外周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圆环结构,且套设于所述超导线圈外周,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热连接导件的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容纳腔内,并浸入所述冷却介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材料为金属,所述热连接导件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壳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系统,包括:
支架;
多个超导线圈,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壳体,设置在所述多个超导线圈的外周,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架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介质至少与所述多个超导线圈的部分接触;以及
制冷机,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与所述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机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热连接导件,所述热连接导件的第一端接触所述冷却介质,所述热连接导件的第二端热耦合所述制冷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超导线圈的外周设置所述壳体,以形成多个容纳腔,且所述多个容纳腔相连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核磁共振设备,包括:
超导磁体,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多个超导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6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