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射频信号的细粒度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6771.8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韩劲松;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8;H04B17/30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姿态 无线射频信号 无线发射端 无线接收端 准确度 视频训练 网络估计 用户携带 姿态估计 方便性 时间戳 细粒度 易用性 辨识 捕获 天线 隐私 对准 视频 相机 学习 覆盖 记录 部署 网络 | ||
1.一种基于无线射频信号的细粒度人体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部署及模型初始化:采用无线发射端和无线接收端建立波形稳定的WiFi场,同时在无线发射端设置与无线发射端时间戳对准的同步相机。
2)人体状态数据采集:探测目标在步骤1建立的WiFi场中活动,无线接收端接收穿过探测目标的WiFi信号,以及在探测目标或周围物体上反射和折射的WiFi信号,根据无线接收端接收的WiFi信号计算得到人体活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值,同时,时间戳同步相机获取人体活动的视频帧的画面,完成数据的收集。
3)数据集建立: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SI值和所有视频帧的画面建立训练数据集,根据时间区间将CSI与视频帧均匀对应,构成训练数据集。
4)网络建立:构建深度学习网络,根据训练数据集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网络。
5)人体感知:将信道状态信息CSI值放入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网络,得到人体活动感知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粒度人体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得到信道状态信息CSI值的方法具体如下:
CSI=m×a×b×c (1)
其中,m是接收到的WiFi包的数量,a是OFDM载波数,b和c分别是无线发射端和无线接收端的天线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粒度人体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深度学习网络包括真值计算网络与训练匹配网络。
所述真值计算网络将视频帧作为输入,输出人体掩影图(SM):FSM,关键点热力图(JHMs):FJHM与关节连接场(PAFs):FPAF。所述SM是人体感知的热图,JHMs是人体关键关节点的概率热力图,PAFs对于某两个关键关节点是否相连给出了度量的权重。JHMs与PAFs一起计算恢复人体躯干姿态。
所述训练匹配网络将视频帧时间对应的CSI张量作为输入,经过上采样后依次通过残差模块与U-Nets。U-Nets的输出下采样至不同维度并经过定维卷积核,使最终输出的张量人体掩影图(SM)张量关键点热力图(JHMs)与张量关节连接场(PAFs)的维度与所述真值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细粒度人体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真值FSM、FJHM、FPAF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维度为p×q的视频帧,将视频帧作为输入经过Mask R-CNN网络,输出人体掩影图FSM∈R1×p×q,R代表空间维度。
将视频帧作为输入经过人体关节识别模型,输出FJHM∈Ri×p×q,FPAF∈Rj×p×q。
其中,i和j分别代表特征图像的层数,i、j与识别模型的选择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细粒度人体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损失函数L对训练匹配网络进行优化,具体如下:
L=λ1LSM+λ2LJHM+λ3LPAF (2)
其中,LSM、LJHM和LPAF分别是训练结果在SM、JHMs和PAFs上的损失值。λ1、λ2、λ3分别是三个损失值的权重系数,λ1=0.1,λ2=λ3=1。
LSM使用二元交叉熵损失(Binary Cross Entropy Loss)计算,LJHM采用以下计算方法:
其中,(i,j,c)代表张量的序号,和y(i,j,c)分别代表对于JHMs第(i,j,c)个分量的预测值与实际值。w(i,j,c)是马修斯权重,具体表达式如下:
w(i,j,c)=k·y(i,j,c)+b·I(y(i,j,c)) (4)
其中,k和b分别为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I(·)为开关函数,当输入值非负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1。
LPAF和LJHM的计算方法相同,计算LJHM时,k=1,b=1;计算LPAF时,k=1,b=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67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