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直角扁钢连轧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7776.2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晶;尹志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08 | 分类号: | B21B1/08;B21B1/12 |
代理公司: | 42109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恺 |
地址: | 43600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辊 扁钢 压下 轧制 侧壁斜度 孔型 立轧 凸度 总压 成型 道次压下量 连续式轧机 孔型系统 生产技术 椭圆孔 钢坯 粗轧 连轧 圆钢 圆角 分配 | ||
本发明涉及扁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精度直角扁钢连轧工艺方法,采用平‑立孔型系统连续式轧机进行轧制,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坯粗轧成圆钢;2)依次经过K7椭圆孔展宽‑K6平辊展宽‑K5一次立轧成型‑K4平辊展宽‑K3平辊展宽‑K2二次立轧孔成型‑K1平辊成成品;其中分配各道次压下量为:K7+K6的总压下量35‑40mm,K5压下量10‑14mm,K4+K3的总压下量15‑22mm,K2的压下量5‑8mm,K1压下量3‑5mm;其中K5孔型的槽底凸度f为2‑3mm、槽底宽度bk比来料厚度小2‑3mm、侧壁斜度y为6°‑8°;K2孔型的槽底凸度f为0.5‑0.7mm、槽底宽度bk比来料厚度小1‑2mm、侧壁斜度y为6°‑8°;采用本发明轧制的扁钢,圆角半径小于2mm,同时高度及宽度的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扁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精度直角扁钢连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扁钢是型钢生产中最简单的品种之一,截面为矩形,规格以厚度H×宽度B来表示。GB/T 702-2017《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中规定了热轧扁钢的尺寸允许偏差,分为1组和2组,1组精度要求较高。以22mm×102mm扁钢1组精度为例,其宽度允许偏差为-1.83~+0.81mm,厚度允许偏差为-0.55~+0.22mm,圆角半径r不做交货检查依据,而一些行业在实际使用中对圆角半径的精度要求较高,要求越小越好,即越趋于直角越好,但目前扁钢的生产工艺无法达到圆角半径r小于2mm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扁钢的生产工艺无法达到圆角半径r小于2mm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精度直角扁钢连轧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高精度直角扁钢连轧工艺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平-立孔型系统连续式轧机进行轧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坯粗轧成圆钢;
2)依次经过K7椭圆孔展宽-K6平辊展宽-K5一次立轧成型-K4平辊展宽-K3平辊展宽-K2二次立轧孔成型-K1平辊成成品;其中分配各道次压下量为:K7+K6的总压下量35-40mm,K5压下量10-14mm,K4+K3的总压下量15-22mm,K2的压下量5-8mm,K1压下量3-5mm;其中K5孔型的槽底凸度f为2-3mm、槽底宽度bk比来料厚度小2-3mm、侧壁斜度y为6°-8°;K2孔型的槽底凸度f为0.5-0.7mm、槽底宽度bk比来料厚度小1-2mm、侧壁斜度y为6°-8°。
设置此工艺流程的原因如下:为了保证良好的侧边质量以及宽度方向的尺寸精度,K1压下量应控制在3~5mm,减小展宽变形;K2立轧孔压下量控制在5~8mm,起到规整宽度以及四角的作用;K3、K4主要是展宽作用,两个道次的总压下量控制在15~22mm,根据电机承载情况再分配单道次压下量;K5立轧孔压下量控制在10~14mm左右,通过较大的压下量改善侧边及四角状态,减轻K2立轧孔型的压力。K6、K7也是起展宽作用,两个道次的总压下量控制在35~40mm,以保证K5的大压下量。
立轧孔型设计中槽底宽度b、侧壁斜度y以及槽底凸度f非常重要,是决定直角扁钢成品精度的关键。
立轧孔的槽底做成凸度是为下道次的宽展留下余量,使最后一道轧出的成品两侧面平直,角部尖锐,凸度的大小取值与立轧孔所处位置有关。由于成品道次压下量约3~5mm、宽展约0.5~0.7mm,因此K2凸度应控制在0.5~0.7mm;K5后还有两道平轧,其凸度取值应在2~3mm,这样轧件经过多道平辊压下后可得到比较平直的外形,有利于接触K2立轧孔型的四个角部。
要获得较好的侧边及四角质量,来料厚度与槽底宽度的配合非常重要,配合不当会出现四角充不满或塌角的现象,也可能会出现侧边质量不佳,一般来料厚度略大于槽底宽度,K2来料厚度比槽底宽度大1~2mm,K5来料厚度比槽底宽度大2~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7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