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酶促酰化花青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8296.8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安乐;李伟;黄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7/06 | 分类号: | C12P17/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王艳;宁星耀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酶促酰化 花青素 方法 | ||
一种连续酶促酰化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底物的制备:将花青素及酰基供体一起溶于含有抗氧化剂的醇类溶剂中,得到底物;(2)酶促酰化:将步骤(1)得到的底物上柱于固定化酶柱,收集流出液;(3)低温除醇:将步骤(2)收集的流出液进行浓缩,回收醇类溶剂,得浓缩液;(4)树脂吸附:将步骤(3)得到的浓缩液稀释后上吸附树脂柱后,用醇类溶剂解吸,收集解吸液;(5)浓缩干燥:将步骤(4)收集的解吸液进行浓缩并干燥,即得酰化花青素产品。本发明方法采用可连续酶促酰化花青素,且整个工艺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比较适宜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化花青素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连续酶促酰化花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植物器官的细胞液中,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色素及生理活性功能成分。花青素安全无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能降低高血脂及甘油酯、胆固醇水平;具有抗变异、抗肿瘤、抗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因此花青素在食品、化妆品、医药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由于花青素结构的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是开发利用天然花青素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花青素的功能、稳定性与其结构存在密切关系,特别是其酰基结构。酰化反应是提高花青素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传统化学酰化方法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如反应区域选择性差,易产生副产物,必须采用保护措施,步骤多,耗时长,反应条件剧烈,且引入溶剂多,分离纯化困难。而酶促酰化因其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产品质量高的特点,但酶促酰化反应中酶的利用率以及酶促酰化反应的产量依然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连续酶促酰化花青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可连续酶促酰化花青素,且整个工艺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比较适宜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酶促酰化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底物的制备:将花青素及酰基供体一起溶于含有抗氧化剂的醇类溶剂中,得到底物;
(2)酶促酰化:将步骤(1)得到的底物上柱于固定化酶柱,收集流出液;
(3)低温除醇:将步骤(2)收集的流出液进行浓缩,回收醇类溶剂,得浓缩液;
(4)树脂吸附:将步骤(3)得到的浓缩液稀释后上吸附树脂柱后,用醇类溶剂解吸,收集解吸液;
(5)浓缩干燥:将步骤(4)收集的解吸液进行浓缩并干燥,即得酰化花青素产品。
大孔树脂固定化酶可以实现连续进行酶接触反应,酶可以不间断与底物充分接触并释放,然后再与新的未反应底物接触,实现酶的重复利用,因此,相比液相状态下,酶的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固定化酶是经载体固定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毛霉脂肪酶(RML)、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PSL)、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CCL)或猪胰脂肪酶(PPL);更为优选的,所述固定化酶是经载体固定的酶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毛霉脂肪酶(RML)或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PSL)。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固定化酶的载体为为二乙烯苯树脂、苯乙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固定化酶的载体为酶载体为二乙烯苯树脂。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醇类溶剂为乙醇;优选的,所述乙醇是体积分数为80%~99%的乙醇/水溶液;优选的,乙醇是体积分数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所述固定化酶柱的柱径高比为1:2~10;优选的,固定化酶柱的柱径高比为1: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8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