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纸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9038.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崔润刚;张功明;郑恒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02 | 分类号: | D07B1/02;D02G3/28;D02G3/02;D02G3/04;D07B7/02;D06C7/02;D21G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71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纸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引纸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股:将至少3根工业长丝通过加捻形成S向绳纱和Z向绳纱;
S2、并线预织:将步骤S1制得的至少3根同为S向的绳纱并为1股S向绳束,至少3根同为Z向的绳纱并为1股Z向绳束,所述S向绳束和Z向绳束中保证各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
将S向绳束和Z向绳束分别缠绕到纱管上,保证每股S向绳束和Z向绳束中的每根绳纱间的张力一致、排列均匀,绳纱间的长度差平均值为1-5cm/100m;
S3、制绳:将步骤S2并线预织得到的S向绳束和Z向绳束编织得到引纸绳,在编织过程中维持每股绳束中的各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进入编织点,由此编织得到引纸绳;
其中,在步骤S3中,S向绳束和Z向绳束经由绳束分布件进入编织点,所述绳束分布件水平设置在编织点下方,S向绳束和Z向绳束紧贴绳束分布件的外缘输送至编织点,以保持S向绳束和Z向绳束中的各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
每根绳纱经由绳束分布件后,绳纱的轴向角度改变0-10°;
所述绳束分部件为一圆环状结构,所述圆环状结构的中轴线穿过编织点的中心点;
S4:将步骤S3得到的引纸绳进行加热并拉伸;
所述引纸绳的拉伸张力为引纸绳破断强度的10%-25%,拉伸速度为3m/s-8m/s,加热温度为制绳工业长丝的玻璃化温度至熔点温度之间的数值;
所述引纸绳的加热温度为工业长丝的熔点温度;
步骤S2中,并线预织时,通过预织机将绳纱并为绳束,同时将绳束缠绕到纱管上,纱管在径向转动的同时,还轴向移动,并且始终保证S向绳束或Z向绳束与纱管轴向垂直;
步骤S3中,编织时,由至少1股S向绳束构成一个S向编织单元,由至少1股Z向绳束构成1个Z向编织单元,多个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交错编织制得引纸绳,编织过程中维持每个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中的各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进入编织点;
所述S向编织单元的个数等于Z向编织单元的个数;所述引纸绳由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相互交错编织成平纹组织;
所述引纸绳的破断强力为14.08KN-40.25KN;所述引纸绳静态延伸率为2.5%-3.1%;所述引纸绳的延伸率为5.1%-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纸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长丝的细度为630Den-1680Den,破断强度为7g/D-9g/D;
所述S向绳纱和Z向绳纱的捻度为80T/m-300T/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纸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S向绳纱和Z向绳纱中分别包括3-8根工业长丝;
所述步骤S2中每股S向绳束包括3-8根S向绳纱,每股Z向绳束中包括3-8根Z向绳纱。
4.一种引纸绳,由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纸绳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特征在于,由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相互交错编织成型;
每个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中分别由 6-32根并为一排的绳纱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90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码印花后整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