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9082.2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7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熊江涛;张浩楠;豆建新;李京龙;石俊秒;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桐亚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填 搅拌 摩擦 点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涉及金属焊接技术领域。该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通过将下压阶段和回填阶段均分为两阶段进行,并控制第一下压阶段搅拌针和搅拌套的运行速率为第二下压阶段对应速率的2‑4倍;第一回填阶段中搅拌针的运行速率加快至第一下压阶段的1.3‑1.7倍。分阶段改变轴套和搅拌针的运动速率来改变焊缝温度场和力场,从而改善材料的流动性和紧密程度。第二下压阶段搅拌套和搅拌针的速率的降低均有助于轴套与下板的摩擦产热,从而有利于下板金属的塑化,为回填阶段做准备;第一回填阶段搅拌针的运动速率比较大,不满足等体积关系,使轴套内部塑性金属内压力增大来改善金属流动性,达到消除孔洞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
背景技术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是一种新型的点焊技术,请参照图1,该技术主要分为四个步骤:(a)压紧环压在上板表面,搅拌套和搅拌针开始同步旋转并与待焊材料摩擦产热进而使材料塑化。(b)搅拌针和搅拌套分别向上向下运动,搅拌套将塑性金属挤入搅拌针向上运动所留下的空腔。(c)下压量到达一定值后,搅拌针下压将塑性金属挤入搅拌套回抽所留下的空腔。(d)搅拌头撤离焊件表面。
现有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焊接速度恒定,导致轴套对下板的加热不足,这将导致在回填第一阶段下板的塑性变形对轴套回抽留下的空腔补缩不足,最后在轴套作用底端形成孔洞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旨在有效消除焊接过程产生的孔洞缺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包括第一下压阶段、第二下压阶段、第一回填阶段和第二回填阶段;
第一下压阶段是控制搅拌针以RP1的运行速度向上运动,且控制搅拌套以RS1的运行速度向下进入待焊接板上板;第二下压阶段是控制搅拌针以RP2的运行速度向上运动,且控制搅拌套以RS2的运行速度向下进入待焊接板材的下板中;
第一回填阶段是控制搅拌针以RP3的运行速度向下运动,且控制搅拌套以RS3的运行速度向上运动;第二回填阶段是控制搅拌针以R P4的运行速度向下运动至待焊接板上板上表面,且控制搅拌套以RS4的运行速度向上至待焊接板上板上表面;
其中,RP1和RS1的取值和RP2和RS2的取值均满足搅拌套下压挤出金属的体积等于搅拌针回抽留下空腔的体积;RP4和RS4的取值满足搅拌针下压挤出金属的体积等于搅拌套回抽留下空腔的体积;
RP1/RP2=2-4,RS1/RS2=2-4,RP3/RP1=1.3-1.7,RS3/RS1=0.8-1.2;
在第一回填阶段中,搅拌针以RP3的运行速度向下运动的距离为0.2-1.2m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RP4=0.5-1.5RP1,RS4=0.5-1.5RS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9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杂薄壁构件的焊接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线性摩擦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