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品质因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9141.6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5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昌;李超;王志勇;宋欣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巴翠昆 |
地址: | 10229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品质 因子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地震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叠前地震数据,并利用斜率估计技术,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倾角场;
利用局部属性时频分析法,获得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时频振幅谱;
从地震剖面中选取顶底反射作为参考点,利用预测映射技术将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非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映射成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以将所述非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对应的所述时频振幅谱映射成所述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对应的目标时频振幅谱;
从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目标时频振幅谱中提取出振幅谱,得到目标振幅谱;
利用每个地震层位对应的所述倾角场和多组目标振幅谱对分别建立各地震层位对应的品质因子Q值反演目标函数;
利用各地震层位对应的所述品质因子Q值反演目标函数,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中相应地震层位的品质因子Q值,得到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所有地震层位的所述品质因子Q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叠前地震数据,并利用斜率估计技术,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倾角场的过程中,还包括:
如果所述叠前地震数据是地震炮集,则根据观测系统参数将所述地震炮集转化为共中心点道集,并将所述共中心点道集通过预设的二维预测误差滤波器,得到目标共中心点道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斜率估计技术,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倾角场,包括:
结合同相轴可预测性,建立局部斜率与所述叠前地震数据之间的关系,利用所述关系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倾角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地震剖面中选取顶底反射作为参考点,利用预测映射技术将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非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映射成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包括:
从地震剖面中选取顶底反射作为参考点,利用第一预设公式将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非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映射成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
表示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t表示旅行时,t0表示零偏移距旅行时,x表示偏移距,x0表示零偏移距,p表示非零旅行时曲线局部斜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地震剖面中选取顶底反射作为参考点,利用预测映射技术将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非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映射成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包括:
从地震剖面中选取顶底反射作为参考点,利用第二预设公式将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非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映射成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P1,k=Pk-1,k…P2,3P1,2;
Pi,j表示第i道非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预测第j道 零偏移距旅行时曲线的预测算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91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