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0016.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2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刚;李健伟;田飞;王磊;冉利民;李功强;温伟;齐真真;周贤斌;谢丛娇;刘珺;白彬艳;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G01N25/00;G01N1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1007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地热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分类方法,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获取的岩心样品进行热学性质测试,得到岩心样品的热学性质参数;对获取的岩心样品进行孔渗物性分析,得到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根据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得到岩心样品的热储系数;将热学性质参数与热储系数相乘,根据得到的乘积来确定地热储层的类型。该方法过程简单,能够快速直观的观测到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特征,并且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属于地质学参数,即热储系数属于地质学参数,将热学性质参数与地质学参数结合,能够多方面综合描述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特征,在复杂的地热开发过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分类方法,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占沉积岩的20%,却占油气探明储量的50%以上,近年来通过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发现了碳酸盐岩勘探的巨大潜力。
碳酸盐岩具有空间类型多、非均质性强和各向异性强的特点,这些性质使得油气勘探开发中对有利地热储层的分布认识不清。物性的好坏是地热储层是否有利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一般情况下是采用的岩性、物性、电性等性质来综合评价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优劣性,评价其优劣性主要是依据岩性、物性、电性等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对碳酸盐岩地热储层进行分类,并且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分类对碳酸盐岩的研究极为重要。近年来,关于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分类方法已有不少,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7505663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图版的建立方法,该方法需要结合岩石类型、沉积相与成岩类型对碳酸盐岩的影响,建立三角坐标图对碳酸盐岩地热储层进行分类评价,该方法提高了地热储层分类的准确度,但该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分类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分类方法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分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获取的岩心样品进行热学性质测试,得到岩心样品的热学性质参数;
对获取的岩心样品进行孔渗物性分析,得到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根据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得到岩心样品的热储系数;热储系数为:ε为热储系数,k为渗透率,为孔隙度;
将热学性质参数与热储系数相乘,根据得到的乘积来确定地热储层的类型。
本发明对岩心样品进行分析,得到岩心样品的热学性质参数以及计算得到岩心样品的热储系数,根据热学性质参数与热储系数相乘的结果进行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分类,该方法过程简单,能够快速直观的观测到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特征。并且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属于地质学参数,即热储系数属于地质学参数,将热学性质参数与地质学参数结合,能够多方面综合描述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特征,在复杂的地热开发过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进一步的,热学性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热导率、比热容和热扩散率;当热学性质参数为热导率、比热容或热扩散率时,将热学性质参数与热储系数相乘;当热学性质参数为热导率、比热容和热扩散率中的至少两种时,将热学性质参数分别与热储系数相乘。
将热导率、比热容或热扩散率作为热学性质参数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类型,而且当热学性质参数为热导率、比热容和热扩散率中的至少两种时可以进一步多方面综合描述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特征。
进一步的,根据得到的乘积所处的范围来确定地热储层的类型。
通过热学性质参数与热储系数乘积结果所处的范围可以更加精确的确定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的类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分类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0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