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0149.4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军;吕一楠;寇媛媛;孙璞杰;李佼佼;朱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7/00 | 分类号: | G01B17/00;G01B17/04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房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32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换能器 导波 超声模块 超声波 上位机 周长 高温管道 连接位置 脉冲信号 在线监测系统 输出端 传播 监测 | ||
1.一种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6)、超声模块(5)、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及降温导波件(2);
上位机(6)与超声模块(5)相连接,超声模块(5)的输出端与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相连接,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与超声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接,降温导波件(2)的端部固定于待测管道(1)上,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发出的超声波经降温导波件(2)一侧的表面、降温导波件(2)与待测管道(1)相连接位置的一侧、待测管道(1)的一周表面、降温导波件(2)与待测管道(1)相连接位置的另一侧及降温导波件(2)另一侧的表面进入到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导波件(2)为平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待测管道(1)与降温导波件(2)之间通过熔焊的方式相连接,连接位置为圆弧光滑过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导波件(2)包括导波板(21)及小径管(22),导波板(21)的一端固定于待测管道(1)上,另一端固定于小径管(22)上,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及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位于小径管(22)上,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发出的超声波经小径管(22)一侧的表面、导波板(21)一侧的表面、导波板(21)与待测管道(1)相连接位置一侧的表面、待测管道(1)的一周表面、导波板(21)与待测管道(1)相连接位置另一侧的表面、导波板(21)另一侧的表面及小径管(22)另一侧的表面进入到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导波板(21)与待测管道(1)以及小径管(22)之间通过熔焊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位置为圆弧光滑过渡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降温导波件(2)包括导波板(21)及带有降温节(23)的降温部件(24),导波板(21)的一端固定于待测管道(1)上,另一端与降温部件(24)连接,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发出的超声波经降温部件(24)一侧的表面、导波板(21)一侧的表面、导波板(21)与待测管道(1)相连接位置一侧的表面、待测管道(1)的一周表面、导波板(21)与待测管道(1)相连接位置另一侧的表面、导波板(21)另一侧的表面及降温部件(24)另一侧的表面进入到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导波板(21)与待测管道(1)以及降温部件(24)之间通过熔焊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位置为圆弧光滑过渡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及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均通过屏蔽线缆与超声模块(5)相连接;
超声模块(5)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与上位机(6)相连接,上位机(6)控制超声模块(5)发射和接收脉冲信号,并能够实时采集、存储、显示和分析处理回波数据。
9.一种高温管道周长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上位机(6)控制超声模块(5)产生脉冲信号,并将所述脉冲信号发送至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中,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将所述脉冲信号转换为超声波信号,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降温导波件(2)一侧的表面、降温导波件(2)与待测管道(1)相连接位置一侧的表面、待测管道(1)的一周表面、降温导波件(2)与待测管道(1)相连接位置另一侧的表面及降温导波件(2)另一侧的表面进入到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中,并通过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转换为电信号后发送至超声模块(5),上位机(6)根据超声模块(5)发出脉冲信号与接收到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总的超声波的传播时间,结合降温导波件(2)的结构尺寸及超声波在其表面的传播时间,计算待测管道(1)的周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01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